[发表评论]
编者按:如野火春风,“农家乐”近两年在浙江各地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作为一种新经济现象,“农家乐”的快速发展不仅见证了浙江农民的创造性,同时也反映出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市场需求。昨天,本报头版刊登了安吉发展“农家乐”的典型经验,从今天起,本版将再刊登两篇由本报记者对我省“农家乐”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文章对“农家乐”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等都进行了深入分析,敬请垂注。
短短几年间,“忽如一夜东风来”的“农家乐”,让浙江众多寻常农家收获了喜悦和财富。那些在他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农家生活、农业生产、田园风情以及村风民俗,居然让城里人趋之若鹜。
根据省农办11月初对全省34个相关县的最新调查统计,目前我省已有各种类型的“农家乐”经营户1500余户,投资总额1.4亿元;各类休闲观光农渔业园区近400个,投资规模24.45亿元。2004年,全省“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从业人员13070人,接待游客1385万人次,营业总额达7.34亿元。
“农家乐”让农民直接把生活资料转变成了生产资料,找到了一条将一产和三产完美结合的新路子,并成了农民增收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当年靠出卖力气过日子,辛苦不说,日子过得还很紧巴;办起‘农家乐’后,日子过得轻松而富足。”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今年43岁的村民吕建中,聊起几年间的变化感慨不已。1998年之前,吕建中一家与其他村民一样靠砍伐木材为生,一年收入不到4000元。1998年,吕建中趁着太湖源景区开发建设的机遇,开起了农家旅馆,现在每年的收入超过6万元。
“要致富,办‘农家乐’。”在临安,在安吉、在仙居、在舟山……“农(渔)家乐”已成为浙江农民眼下最时兴的追求,也成为浙江农民增收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不仅数量多,浙江各地的“农家乐”还各具特色:既有以自然生态为依托的,也有以田园景观为依托的,还有以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在让游客体验到农家风情无穷魅力的同时,农户们更是享受到了收获真金白银的喜悦。
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农家乐”更是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捷径。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的黄土岭村,今年仅“五一”黄金周,就使全村13户“农家乐”经营户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还带动了当地高山蔬菜、土鸡等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其他农户开辟了增收的渠道。
“农家乐”让工商资本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促进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层次的提升,让农民和工商企业双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到宁波慈溪的游客,如今常会选择到正在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参观,然后到附近的宁波大桥生态农业园区大快朵颐一番,尽情享受“农家乐”带来的惬意感受。
鲜为人知的是,该农业园区是当地一家企业投资2000万元开发的。园区内垂钓、农业观光、农事参与等一应俱全,年观光人数超过30万人,预计今年园区总销售额可达到1000万元。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的介入。据省农办统计,目前我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投资构成中,农民家庭投资约占6%左右,民间私人资本和工商资本约占94%左右。工商资本已成为“农家乐”投资主体。如绍兴市现有75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农庄,总投资额达4.57亿元,绝大多数来自民间工商资本。
工商资本的介入,使得“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步入了大发展时期,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还促进了当地高效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湖州全市“农家乐”吸纳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带动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在新昌、嵊州等地,由于“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十几个与之相配套的高山蔬菜等绿色无公害种养基地迅速形成。
“农家乐”将城市文明和生活新风带到了农村,提升了农民素质,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更促使农民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路子。
大量城市游客纷至沓来,在为农村消费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将城市文明、生活新风带到了农村。
记者采访中听说了一件新鲜事:讲了几十年当地土话的安吉县报福镇大王庙村年近60的程桂莲大妈,如今学会了普通话。程大妈以前和村里所有人一样,只会说本地话。可自从开起了“农家乐”后,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了村里,与客人的交流成了问题,还没开口就闹个大红脸。她决心学讲普通话。刚开始,她有些南腔北调,闹出许多笑话。后来,程桂莲边看电视边学,平时嘴里总是念念有词。渐渐地,程桂莲的普通话游客们都能听得懂了。
“农家乐”的兴旺,还让农民们认识到,绿色、生态也可以生钱,生态保护意识已渗透到他们每一个人的脑海中。
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党支部书记夏玉云告诉记者,过去,市里每年拨给的木材砍伐指标,村里总不够用,村民们时不时会偷偷上山“偷树”;现在,村民们绝对不会上山去砍树,相反,如果有人砍树破坏生态,全村人都会出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