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立青画
缓解“两难”,解决人车争道矛盾,市委、市政府想出的其中一招是:建设包括人行天桥、地道在内的人行过街设施。市规划局刚刚完成的《主城主要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给我们一个重要信息,主城区的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已作通盘考虑,未来主城区建设的人行过街设施将达百余处。
据悉,这一蓝图明后天将在杭州规划网(http://www.hzplanning.gov.cn)上进行展示,市民有什么想法可以向规划部门提出来。为便于市民了解,昨天,杭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对该规划作一独家解读。
过街设施如何设置?
记者:市民看待规划的眼光也越来越理性。过街设施的规划,是从路网出发还是单条道路出发,是拍脑袋之作还是有其发展规律可言?
项晓明(市规划局工程处处长):对人行过街设施建设进行规划,主要是从杭州市路网的完善升级而引发的问题,以及相应新建道路的配套而提出来的,我们力求一点:方便市民,地道结合与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天桥尽量与周边商业设施与配套。这次规划的人行过街设施都在主城区的主要道路之上,其中,环西湖人行设施有9处:北山路4处(岳王庙1处共两个地道已建成)、庆春路2处、南山路3处(其中南山路—西湖大道在建),延安路过街设施8处,凤起路过街设施6处,庆春路过街设施13处,解放路过街设施9处,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艮山西路一线过街设施17处,莫干山路过街设施7处,上塘路过街设施6处,中河路过街设施7处,建国路过街设施8处,石桥路、秋涛路过街设施12处,文一路、德胜路、文二路、潮王路、文三路、文晖路、曙光路、体育场路、清江路、虎跑路、钱江路等32处。
什么样的地方才配天桥地道?
记者:我们注意到上塘路香积寺路天桥、浙江工商大学天桥等过街设施利用率并不高,那么在具体地点规划设置过街天桥或地道时,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项晓明:目前部分已建人行过街确实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这与设施不够人性化,设计、管理不尽到位相关——这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规划设置过街天桥或地道时,我们有量的分析,横过叉口一个路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5000人次/小时,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大于1200辆/小时;通过环形交叉口的步行人流量达18000人次/小时,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口的当量小汽车达到2000辆/小时;行人横过城市快速路时;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通过一次阻塞步行人流超过1000人次或道口关闭时间超过15分钟时,这些情况才考虑设置立体过街设施。
规划的东西是不是都要造?
记者:规划中的百余处过街设施是否都会变成现实?
项晓明:规划是建设的前提,此次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主要是对我市主城区道路建设提供方向引导,便于道路建设、改造时同步实施立体过街设施。至于规划的东西是否会全上,那要结合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情况而定,局部的完善调整都非常正常。
碰着地铁建设怎么办?
记者:道路的二次开挖是市民所担心的事情,影响出行。杭州的地铁建设即将正式拉开序幕,在这个大进程中,市民有理由担心:过街设施的规划建设与地铁互不相干,这会不会最终造成二次开挖。
项晓明:二次开挖,是我们规划建设部门力避的一点。这次“一纵三横”中同步建设的地道,就是为了避免道路建好后的开挖。过街设施规划中,规划结合轨道站点建设的过街设施达19处之多。像规划中的北山路—保俶路,规划建议与轨道2号线站点结合考虑建设。
自行车过街考不考虑?
记者:目前一些在建的人行过街设施都已考虑到残疾人的过街问题,但让骑车族遗憾的是,专门为自行车辟建通道的人行过街设施却难得一见。
项晓明:目前杭州的立体过街设施因为用地等因素主要考虑了行人的通行,对自行车过街通行要求注重不够。规划明确,今后在机动车快速通行要求高、机非冲突严重、存在事故隐患的路段,在进行立体过街设施建设时同步考虑自行车的过街要求。在主城区规划建设的百余处中,有30处规划同步考虑自行车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