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村的文化原创
月山村春晚:一个牵系乡情的仪式
回放
2005年2月1日晚,一台由全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春节晚会在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举行,这样自发组织的春晚已搞了20多年。每年一次的春节晚会成了月山村整合村民情感、培养下一代质朴人格的一个乡村文化载体。
十个月后
“今年的晚会肯定是要搞的,但还没有具体商量过。”当记者打通月山村支书吴德华的手机时,他正在庆元县城为他们家的小店进货。
他告诉记者,去年的两次春晚(后来村里又搞了一次)花了1万多块钱,今年村里也会出钱支持这一活动。
去年春晚的组织者吴炎霞今年因为私人原因去了广东中山,月山春晚一下子少了主心骨。
“今年缺少像吴炎霞这样有组织能力的带头人,晚会怎么搞要等那些大学生回来后才能最终定下来,他们会在学校里准备好节目,然后回来布置一下。”吴德华告诉记者。
举水乡党委副书记吴旺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了你们2月份的报道后,村民们感到社会对他们的文化行为是认同的,对以后的活动更有信心了。本报记者裴建林
百年斯民小学:一座村庄的文化心灵史
回放
读书,几乎是农村孩子摆脱命运的仅有希望,然而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别和学费,在农村孩子面前就像座高大的门槛。而斯宅人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抱成一团,互相扶持,这就是斯民小学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延续至今的原因。”
八个月后
今年11月5日,诸暨斯民小学迎来了百年校庆。这所乡村小学完成了百年坚守后,开启了新的征程。
“百年校庆上,来了100多个斯民小学毕业的教授级的老校友,他们对学校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很多想法,他们说,愿意在退休后到母校里来讲课。他们主动为教育创新献计献策,为学校新操场的建设张罗资金来源。他们心里都清楚,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山里的孩子要想有一个好的发展,只有靠用功读书。”这些老校友对斯民小学返顾之情,让新校长斯剑光感到继续坚守的力量。
现在,为了小孩读书,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例子不太多了,但村里重视教育的风气一直没有变。每次学校有困难,近到村里的每家每户,远到在外的老校友,都会慷慨出手。
“村里人已经意识到,一座百年小学,靠大家的力量发展到今天,背后支撑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坚持。”斯剑光为报道后引发大家思想的高度统一而高兴。
百年小学,在“耕读传家”的斯宅山村,需要首先坚守的是传统教育。“我们的学校虽然小,但底蕴深,有很好的国学教育氛围。”斯剑光说,他们将加强古文诗词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对于学校的另外一个特色,学校将继续培养学生的书画特长。
除了硬件建设,斯民小学准备在校园里为斯霞立一座塑像,为师德教育寻找一个标杆。斯霞被誉为“小学教育的梅兰芳”,她爷爷就是斯民小学的创始人。她是全国第一批特级教师、著名儿童教育家,“为一辈子小学教师自豪”是她留下的名言。斯剑光说,他们目前正在找资金,预计塑像明年上半年可以立起来。“除了她的塑像,她倡导童心母爱的语录也将挂满校园。”本报记者吴秀笔
圆梦班:一次对文化的民间自觉
回放
2004年12月20日,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中心小学开设了全省首个妇女扫盲班——“农家女文化圆梦班”,20名学员学起了文化知识。学员们希望学点文化,改变自己的生活,多赚点钱。而对当地政府来说,这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的一次尝试。
九个月后
经过4个月的学习,第一期圆梦班(初级班)20名学员4月毕业了,而第二期圆梦班(中级班)9月开学,这几天也要结业了。
中级班来了4名市区来的妇女,其中2名还开着小车,这是中心小学校长杨根银所想不到的,“其中一个还开着伊兰特。她们的丈夫都是做生意的,都不用上班,学历也不高,在家的时候每天闲着无聊,所以就想到了这里来上课。”
办了一年的圆梦班,杨校长感触颇多:“我们的师资力量受到了挑战。比如生活常识课。本来这门课是为了增强学员们的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因为学员们都来自农村。而这样的扫盲,其社会影响是大的,她们从这里出去以后,就是识字的人了。”
本报记者裴建林
乡村图书馆:一个漂流于乡间的文化岛屿
回放
石墓村乡村图书馆坐落在村口,一座三层楼红砖房里一楼一半是图书馆,另一半是老年活动室。
安静看书的学生和喧哗打麻将的老人一人一边。
富阳一共37个行政村,目前只有这个村子有图书馆。是去年在富阳高桥中学帮助下建立的。
这个图书馆里大约有3000册书,对538人的石墓村来说,即使每个人都来借,也不会空手而归。
记者采访时石墓村乡村图书馆最缺杂志,时断时续的,因为没钱;图书馆还缺管理员,他需要有文化,可太有文化他不会长期呆在农村,比较难找。
四个月后
截止到昨天,高桥镇还是只有石墓村有图书馆。而且石墓村乡村图书馆终于有了定期杂志,《读者》、《世界博览》、《故事会》等很受村民欢迎。
只是管理员还是个棘手问题,目前由村妇女主任兼着,高桥中学学生轮流做管理登记工作。
明天,富阳市30多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将在高桥中学开一个研讨会,内容就是关于乡村图书馆的。村校共建乡村图书馆经过高桥中学和当地石墓村实践后,有关方面希望这种模式能在各个地方推广。
浙西小镇:一次对基层文化的呼唤
回放
8月,一封言辞切切的读者来信引起了本报关注,这位读者在信中描述他的家乡小镇——
“没有图书馆,没有书店,没有地方买杂志,没有地方租书看”的文化生活。
本报记者实地采访了读者描述的地方——开化县封家镇以及周边的华埠镇,采访了几十位当地人和镇里的文化干部,几乎走遍了小镇每一处与文化沾边的公共场所。截取了两个小镇不同的时间片断,目击并记录下了它们不同的文化生态。
四个月后
8月底,我们关于两个小镇的文化生活亲历报道见报后。没有正常开放和经常性开展活动的两个镇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安排了专门的文化员值班,尝试其功能正常运作起来。9月份,封家镇和华埠镇按计划合并,文化中心转到华埠,封家镇拥有一万多册藏书的图书馆也转移到华埠镇去了。文化中心在封家镇已成为历史。
针对逐渐被文化边缘了的小镇和农村,有关部门推出的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创建活动正在进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电影2131(21世纪,每个村每个月放映一部电影)计划也在筹划中。本报记者王玲瑛
峡口敬老院:一个养老模式创新的乡村实验
回放
衢州江山,在浙江属欠发达地区,但该县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该县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及城镇“三无对象”1644人,集中供养率为80%,人均生活标准达到了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60%,,而江山峡口敬老院,一个64人的家,模拟家庭,努力制造家庭氛围,已成为浙江农村集体养老的一个典型。
九个月后
在本报《一个64人的家》的报道见报后不久,当时陪我们去峡口敬老院采访的朱水光副镇长就给记者寄来一封信。他说,文章中提到的两位老人毛洪英和徐朝阳喜结连理,他特地写信向记者报喜。昨天,记者回访时,朱水光已调离峡口镇。而负责这一工作的镇宣传委员胡燕明告诉记者,峡口镇对敬老院的支持力度不减,而峡口敬老院对周边五保老人的吸引力更大了。现在这个家已扩容,已从64人变为79人。有八位非五保老人入住,这些老人都有自己的子女,因为羡慕敬老院的生活而自愿每月出些钱,自费入住。
敬老院院长陈洪焰说,以后敬老院还将发挥五保老人自我管理的特色。老人们做一些打扫卫生、种菜、养鸭、养猪等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既活动了筋骨,又改善了生活。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
本报记者金毅
明伦村基层民主:一种关于权力的民间了悟
回放
1995年,一次开村党支部大会,十几个村民突然很生气地闯进会场,结果在争执中将当时的村支书的一根手指拗断了。10年前,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明伦村发生了“断指事件”。缺少了监督,村干部不公不廉的现象,以及干群之间的矛盾,如今村里实行的村民自治与表决制迎刃而解。该村基层政治建设的这一实验,被如今的村书记史松良称之为“还权于民”。
八个月后
“到今年年底,村里新农村建设一期已经完成了90%,现在我们正在规划明年即将推出的二期工程。”宁波明伦村的史松良接受采访时。
史松良告诉记者,二期建设和一期一样,村民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明伦村完全根据村里的实际,所有规划都由大家来参与讨论,全部由村民自己投票来决定。“今年我们共开了7次村民代表会。”
“在明年的新农村建设中,根据大家的意见,村里将加大农村配套设施的整体布局。”明伦村村民的意见很统一,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建设,而不能盲目地攀比,搞豪华建设。
目前,已经完成的新农村一期建设中,村里自来水和电都已经装了一户一表,垃圾也都实行了袋装化,并由专人上门收集。“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家对周围卫生、休闲等生活环境要求提高了。”
据透露,一个投资60万元,占地二三亩的村公园正在规划之中。这个公园利用了原先没有利用的小山头。对于土地补偿方案,村里事先开了村民代表会。
明伦村今年村级可用资金达到569万元,比去年增加了100万元。史松良说,所有这些都向村民公布,所以村里怎么花也要征求大家意见。
在《断指之痛》的报道后,边上乡镇一个接一个地到村里考察民主法治管理的经验。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村里总会碰到新的问题。“民主是必经之路,但法治要跟上,如果先有法再有民主,可能在农村开展工作会更顺一点。”史松良对村级基层有了新的设想。
本报记者吴秀笔
开化驻村医生:一场民间情感对体制的补缺
回放
在中国现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处境艰难的时候,自2001年5月1日起,位于浙赣两省交界山区的浙江开化县苏庄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利用下午、晚上或节假日时间,步行或骑自行车,走村串户,为村民进行基本的体检、诊治和医疗咨询服务,这就是开化县后来推广的“驻村医生”制度——用人情来减少体制之憾。
八个月后
对于一个地处山区、距江西仅数十公里的乡村卫生院而言,8个月的时间,最大的变化就是:3月份时与记者一道进村诊疗的27岁的驻村医生李樟富,如今已成了院长;而没变的是:所有的驻村医生包括李樟富自己,还在驻村。
“老院长调走了,又借调了一个,现在只有21人了,不过我们还是分5组,驻村的范围也由原来的距卫生院2.5公里左右,扩展到了5公里左右。”李樟富向记者介绍。
苏庄卫生院略显陈旧的大楼里,并没有增添任何新的设备。问题还是老问题:经费。无论是开化县卫生局副局长徐新顺,还是在苏庄干了18年的老院长余三幅,都认为驻村医生比较适合农村,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老百姓欢迎,但医务人员付出比较大,经济回报不是十分明显。
“省里推行的每人每年补贴15元的农民健康工程实施以后,无论是农民还是医务人员都会好一点。”李樟富的眼里闪着希望。而徐新顺则认为,政府应增加硬件的投入,包括对驻村医生的培训、社区卫生服务站场馆的建设与基本配套设备等。
人情与体制的悖论还在继续。
本报记者蒋梦桦
睦剧后生:一种文化的乡间传递
回放
今年3月初,登在钱江晚报人文版上的大照片让23岁的淳安小伙郑水军成了当地的“明星”。当时,他和同龄的李舒、徐肖、章灵芝就在村子里的空地上,即兴给围观的乡亲们表演了几段睦剧。自己化的妆,自己找的道具,这些喜欢睦剧的淳安后生们,在当地剧团解散20年后,仍然活跃在乡间田头。他们在家门口唱戏时的那种勃勃兴致深深地感染了人们。
八个月后
大半年过去了,这帮年轻人还在唱睦剧吗?
昨晚,记者联系上郑水军时,电话那头传来他兴奋的声音:“我正在排练呢,月底有个睦剧演唱会,我要独唱一个新编睦剧《美丽富饶千岛湖》,还要在《香草闯堂》里演一个轿夫呢。”
12月31日要在淳安影剧院举行的睦剧演唱会,正是这些天令郑水军们兴奋不已的大事情,“平时都是在村子里演出,有时镇上的度假村也会请我们过去演出,真正上舞台演出的机会可不多。谁不想在剧院的舞台上过一把瘾啊……”
能够想像小伙子脸上的那种憧憬,对于专业剧团已解散多年,专业演员已不大看得见身影的睦剧,这些自愿学唱的年轻人成了一道独具意味的风景。也正是这些执着的年轻人,能时常勾起当地人对土生土长地方剧的亲切回忆。
淳安县文化馆馆长方有禄说到郑水军、李舒他们就掩不住地欣慰:“他们可以说是这次睦剧演唱会的生力军,平时一有演出任务也是首先想到他们,专业演员们还不大好找,他们可是随叫随到。”
郑水军现在当地一酒店打临时工,晚上读电大,一有空就和李舒他们比着吊嗓子,“不多练哪行?到演出时要生疏的。”这几天为准备演唱会,隔三岔五地要跟老板请假,幸好老板还通情达理,“他知道我是睦剧演员,他也喜欢听睦剧。”本报记者杨霞云
力邦村:一个村庄提供的尊严
回放
奉化市西坞街道力邦村——这个全国首个采用自治方式运作的民工村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外来务工者。
住在那里的“村民”认为,经济因素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力邦提供的安全感和被尊重感。
九个月后
“就在上个月,我们把一个食堂改建成了文化宫,1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有阅览室、健身房、广播室、放映厅。我们初步定为一元一次,有的人提出了意见,说费用还要低一点,我们下一步还要召开会议讨论这事。”西坞街道团委副书记骆波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你来的时候住宿楼只有两幢,现在又多了两幢,入住人数已有2800多名。”
这段时间,力邦村还办起了高中学历班,因为村民大多为初中学历。60名学员中有30个是力邦的村民,还有30名是附近农村的。他们每星期六全天上课,在这里学习1年半时间就能拿到高中文凭。
而西坞街道党委副书记李永正则向记者表示,“力邦的生活秩序好并不是我们用某种军事化的手段把他们管住了,而是我们提供了人的尊严。在力邦,他们是主人翁,有发展展示才华的空间。”按照他的想法,力邦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社区。
本报记者裴建林
航民村:一种和谐创业模本的文化证据
回放
在萧山航民村,外来者和本地村民和谐共处,不少外来打工者因为业绩突出,成为管理者。本村人不再像若干年前一样不服,而是彼此协力,一起为企业发展出力。
这种“和谐创业模式”不是凭空臆造,不是凌空蹈虚,而是从对现实的种种考量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因为企业要发展,人心必须往一处想。
九个月后
当记者打通陈国龙的电话时,负责航民村媒体接待的他说,这几个月来,航民没有太大的变化,当然,员工多了一些,又有一批来自外地的职工走上了领导岗位;新的文化设施建起来了。”
资料显示,2004年,航民职工人均收入14200元,村民人均收入16000元,创造了一个“充分就业+按劳、按资分配+社会福利”的共同富裕新农村。
9个月前记者采访的河南潢川人杨正贤还在辛苦地工作着。
他表示,一转眼又到了年底,在外打工总希望多赚点钱,今年总的来说还不错。对航民还是挺满意的。”
本报记者裴建林
嘉善田歌:一种能起宣传效应的声音
回放
从背后望过去,没几个人会相信吴菊生已经75岁。走在田埂上,他的步子又大又快,不由分说就把你落在身后。更让你没想到的是,虽然一口快掉光的牙,吴菊生唱起田歌却中气十足,一开嗓整个村子里的人都陆陆续续围过来了。吴菊生唱田歌,不仅在丁家村、陶庄镇是一把手,在整个嘉善县也是响当当的“文化名人”。现在逢年过节的,尤其是镇里的艺术节或县里的文艺晚会,一定少不了吴菊生的名字。田歌是嘉善的第一民歌,村里人则戏称吴菊生是田歌的现代祖师爷。
九个月后
“吴菊生现在很忙啊”,九个月之后,当记者再次跟嘉善县委宣传部朱军取得联系时,他喜滋滋地描述这位老田歌艺人现在的状态,“这一年,他有很多演出,没停过”。和吴菊生的活跃相对应的,是田歌在嘉善已经“非常成规模了”。今年田歌上了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老艺术家们也已经开始收弟子了。
据朱军说,田歌不但在陶庄镇成为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也成为丁栅的“镇宝”,除了吴菊生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在丁栅镇,田歌已经在中小学开始推广,并流行起来”。今年央视音乐频道《民间中国》栏目来到嘉善,做了田歌专辑,在央视滚动播出了四次,“不仅如此,明年我们还打算办首届田歌研讨会,现场演唱”。
和记者九个月前去嘉善采访时的感受一样,田歌在嘉善不是被保护状态,而是生机勃勃民间情感表达方式,这次回访时,更令人欣慰的是,年轻的人加入进来了。
本报记者宋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