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保卫战:“倭井潭”一个正在复苏的传统品牌
www.zjol.com.cn
2006年04月07日 14:03: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倭井潭硬糕,一种从清光绪年间流传至今,享誉千岛的传统食品,曾是长涂老万顺硬糕厂的招牌。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逐渐滑向了市场的边缘。如何使一个老牌子起死回生?
林杰毅是2004年4月来到硬糕厂当厂长的。接手厂子后,他曾经在网上询问过许多网友,结果发现30岁左右的舟山人已经对倭井潭硬糕印象模糊了,这使他警觉到,虽然老舟山人都还记得这个牌子,但是硬糕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成为老年人最常吃的居家点心。如果在年轻人的概念里,没有“倭井潭硬糕”的地位,那么不久之后市场将彻底远离自己的产品。
变脸适应现代消费观
在林厂长的带领下,一场“生存保卫战”打响了。一系列的新思维被带进了老厂。短短两年之后,原先只有三个人做工的小家庭作坊逐渐扩大,现已有600多平方米的厂房,10多名常驻员工,年产值达到15万元,比两年前增加了近四倍。按林厂长的话说,就是明白了一个理——老品牌也需要现代的经营理念。
变脸是硬糕厂打响品牌的第一招。熟悉倭井潭硬糕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硬糕的包装一直没有变,最早就是一张白纸裹几块糕点,后来白纸上出现了粗糙的“倭井潭硬糕”字样。这种简陋的包装一直用到了2004年。而现在,倭井潭硬糕已经有了硬壳、软壳、塑料、纸质等十多种包装,原先牛皮纸做的手提袋也换成了更漂亮更有现代气息的塑料手提袋。现在,新包装的倭井潭硬糕已经躺在“天天惠”、“台客隆”等大型超市的货架上;越来越多的人走亲访友时也愿意拎上一袋倭井潭硬糕。
创新老品牌有了新产品
有了好的外表,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保证品牌的兴起不是泡沫。现在的硬糕生产,已经告别了原先纯手工化的生产模式。在原料、加工等都不变的情况下,开始部分地引入了机械化生产。林厂长很清楚,硬糕良好的口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独特的手工工艺,这把家传宝刀自然不能丢,但是像温度、湿度等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环节,还是机器比人灵。比方说,原来蒸糕用灶,蒸到什么程度了,有没有达到最合适的温度,完全凭感觉和经验。今年2月份,厂里专门花一万多元购入了一个蒸汽箱,由机器来控制制糕过程中的温度问题,使得硬糕的口感更加完美。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新品种也成为老万顺人的共识。在继续改进原有的硬糕和花生酥的生产工艺的同时,老万顺厂顺应市场需求,又推出了倭井潭芝麻酥,明年还计划要推出全新的系列产品。
拓市上网“试水”营销
一旦产品内外兼修,市场营销就成为这个品牌能否真正立足市场的“大考”。很多年来,倭井潭硬糕在岱山县比较常见,其他县区只在个别店里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从去年开始,细心的人们发现“倭井潭硬糕”这五个字慢慢爬上了几乎所有大型超市的货架,走进了旅游景点和码头、车站等游客聚集地的商店货架,逐渐成为舟山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室外广告牌、电视屏幕上也开始频繁出现“倭井潭硬糕”这五个字。
除超市外,目前,岱山已经有一个专门的经销商负责推销硬糕等老万顺食品,而林厂长正计划在定海、普陀两地分别设立代销店。在岱山土特产网把“倭井潭硬糕”上网之后,慢慢有外地人来打听。老万顺抓住这个机遇,开始了网上销售。尽管现在每个月只有三四个人来求购,但是考虑到和舟山有哪怕极小关系的人都可以托亲戚朋友在市里任何一个经销点买到硬糕,从网上求购的人是对舟山完全陌生的。这个数字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令林厂长感觉满意,他和所有的老万顺人都相信,随着产品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市内市场的逐渐稳固,把品牌打到外面去是迟早的事,会有更多的外地人听说倭井潭硬糕,尝试倭井潭硬糕,喜爱倭井潭硬糕。
来源:
舟山晚报
作者:
王帆
编辑:
傅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