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4月11日电(记者 方益波 万可)生生不息的创新实践,呼唤着给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以更为宽松、更具活力的成长环境。我们在采访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自主创新之路的过程中,不少有识之士针对这一话题,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创新是软件企业与生俱来的本能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没有自主创新,这个企业肯定活不了,更不用说活得好了。其实每家企业都愿意创新,都想通过创新获得垄断利润和先发利润,谋取生存的空间和更大的利润空间。我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有六个字的企业精神:敬业、合作、创新。这么多年我们都是在创新中走过来的。”
浙大中控总裁金建祥教授激动地对记者说了上面的一席话。作为智力密集型的软件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这个内因才能在激烈的自然竞争法则中生存、生长,创新已经成为了其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没有了这个本能,必将被竞争所淘汰。
“创新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一劳永逸那不叫创新。”金建祥指出。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具有自组织自生长功能的生态系统。创新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我们从全局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不但考虑对创新的重要供应投入,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政策环境和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影响。
政府不可能赋予企业以自主创新能力,媒体、舆论也不可能通过鼓与呼赋予企业以自主创新能力。这些外在因素所营造的创新氛围和环境,更多的是激发、保护、滋养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提高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人
在体制环境中,除了政策,要提高产业集群区域自主创新竞争力,关键在于人,在于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配置效果。软件企业是高素质人才聚集的行业,人才是创新的载体,只有不断地培养、吸纳人才,才能使软件企业“头脑激荡”,活力永续。正如浙大网新总裁史烈博士所说:“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这些员工的脑袋,没有了他们,我们就身无分文。”
去年年底,信雅达一连笼络了两名国外大将,这几年他们已经从印度、美国、日本等国家挖来了10多名人才。正是这样的人才给信雅达公司和软件业的发展注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尽管杭州软件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和信雅达同样的理念和想法,但众多的中小企业还是由于资金等众多原因对这些国外人才望而却步,不敢企及。
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当地政府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软件基地一手依托微软、思科等知名原厂商的技术资源,一手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资源,以“面向国际、面向提高、面向应用、面向就业”为指导方向,为软件人员提供各类继续教育服务。同时设立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联合实训中心,和国际软件教育接轨。这个中心具有微软认证高级技术培训中心(CTEC)、Prometric考试中心的等多项资质和授权,截至目前,已经为700余人次提供了各类培训。他们还推行扩大区校合作,与浙江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设立8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训与实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三大平台建设。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共同培养软件人才。
创新实践呼唤创新环境
“创新是很艰难的,风险很大。急需全社会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要有创新的概念,形成良好的氛围,鼓励所有企业进行创新。”浙大中控总裁金建祥教授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发展到今天,年销售收入达9亿元,并且大大降低了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每年由此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这一切,完全依靠浙江的民营企业大环境。“是浙江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给了我们自主创新的动力和空间。”
当记者问起浙大中控需要获得怎样的创新支持时,金建祥的一番见解发人深思,他说,浙大中控这样的企业,政府不强调,他们一样会孜孜不倦地追求创新,政府通过资金的手段,给予一些创新的支持,当然是好事情,但这些钱不能解决企业创新的根本问题。市场的支持才是对企业自主创新至关紧要的事。“如何规避、化解企业在创新中的风险,这才是真正需要认真考虑的”,金建祥说,现在开发一个新产品就要一千万元研发资金。如果研发成功了,而后续市场却跟不上,创新就无法持续。
创新实践,需要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支持,需要鼓励创新的市场认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