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制的力量和希望
创新性地建立起一支专门的职工维权队伍,使工会的维权有了依靠。但陈有德还是觉得远远不够。“在缺乏刚性手段等制约下,单靠职工维权中心,甚至单靠工会维权,这条路肯定走不远,走不宽。”陈有德说。
他继续摸索,奔走。与此同时,工会的维权工作和作为日渐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肯定。
陈有德和义乌市总工会的艰苦维权开始迎来“春天”: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及劳动、司法等部门的支持下,一个以义乌市总工会职工法律维权中心为载体的社会化维权大网开始铺开:
——职工维权中心建立起了与各职能部门的特殊联系,在业务上接受市公、检、法、司的指导。
——与市劳动部门开展合作,中心里的工作人员成为“劳动仲裁员”。
——市司法局向中心工作人员颁发了基层调解员资格证书。
维权中心工作人员、同时兼任人民陪审员的卢阳娟说:“与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使得工会维权充满刚性。”
不仅如此,与媒体合作,与律师事务所合作……从此,工会维权变单枪匹马为借风借力,走出一条社会化维权之路。
义乌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净非用最简单的工作安排来阐释这一模式:“只要是工会处理的职工维权个案需要法院部门配合的,法院部门都会上。”
社会合力的形成,让在义乌打工的人们心里都有了底。“定远帮”、“开化帮”等老乡组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工会组织的诞生,并民主选举产生了他们自己的工会主席。
义乌市总工会的社会化维权模式也引起了中央领导及有关方面的关注与肯定。中华全国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总结推广义乌市总工会维权经验,真正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权名人”陈有德的探索尚未止步的时候,“工会维权义乌模式”走向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