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收了9万元——低成本战略形成了商务“洼地”,集聚促进市场腾飞的生产要素
猜猜看,“日进斗金”的义乌市场一个商位租金是多少?
国际商贸城一个商位一年1万元,篁园市场每月80元。
开始真是“打死都不信”,因为80元的标准还是上世纪90年代定下的,而国际商贸城一个商位私下的租赁价起码是一年10万元。
“少收9万元”——体现的是义乌市场运营中一以贯之的低成本竞争战略,而这曾被全球竞争力研究领域的权威迈克尔·波特视为企业成功三大基本战略之首。义乌市市长吴蔚荣说,义乌市场的成功“莫名”有“其妙”,营造商务成本“洼地”,蓄水养鱼、聚商隆市就是其中一妙。
“少收9万元”——背后蕴藏着一个个令人信服的故事。长期以来,看好在义乌办市场的前景,许多老板要来圈地再建几个小商品市场,或是要求“吃”下已有的市场和联托运基地。面对投资者开出的一张张巨额支票,义乌市坚持通过国有控股公司掌控着市场和联托运基地的规划建设管理的主导权,其中就包括摊位的租金定价权。市场贸易局局长吴波成说:小商品市场和联托运基地是商品流通的基础平台,已成为全市经济的命脉,这样的公共资源政府不掌控,商位租赁价格、物流基地使用价格都会“炒”到天上去。这样,商户跑了、人气散了,发展的机遇也会失去。
低成本战略无处不在。国家宏观调控、土地供给收紧,义乌人就把市场造到了五层高,宽阔的市民广场下面也开辟了13条地下专业街,既节约了地,租金也低;商人需要最快捷的商务服务,银行保险、律师会计翻译中介机构、各类小商品协会就设在市场里面,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商也能在最短时间找到专业翻译领着他逛市场……
更重要的是,因市场而生的第三产业融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降低了市场和企业的运营成本。一家企业老总说:义乌物流业发达,一小箱货也能随时发送到国内任何一个地方。
低成本战略就此让全国乃至全球的商人源源不断涌向义乌,不知不觉中沉淀积累了更多市场腾飞的生产要素。
“义乌指数”——“全球化战略”令义乌攀向世界日用品市场制高点
美国谷物交易所的小麦价格、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价格、玉米(阿根廷)的英国到岸价格……今天,全球大宗商品的市场基准价格基本上取决于发达国家的价格形成机制,这种机制被形象地称为“全球价格俱乐部”。
再过几个月,这个“全球价格俱乐部”将加入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新伙伴——由中国商务部、义乌市政府、义乌商城集团等联合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最快将在年内发布。这将是一个影响世界小商品批发、库存、物流、人气,特别是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中国指数。
借助全球化竞争战略,义乌离全球日用消费品市场的制高点越来越近。
漫步周长6.6公里的国际商贸城,90%以上商位都经营外贸业务,联合国难民署、家乐福亚洲总部信息采购中心,肤色各异的商人,令人仿佛置身域外。义乌人很庆幸,因为这个走向国际市场的大本营兴建时并非一帆风顺——有人说,老市场好,人挤人、人气旺;卖卖小百货,需要这么好的环境吗?还有人说,内销日子还过得去,再说,有那么多“老外”来吗?
更多的义乌人看到了与挑战并存的机遇:国内批发市场层出不穷,连锁集团和大型商场不断扩张,内销市场被蚕食,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却愈发强劲,义乌必须像当初抓住计划经济转轨的机遇一样,面向世界,国际商贸城就是吸引国际高端客户,建立国际小商品交易、展示、信息中心的第一步。
筑巢引得凤凰来。2005年秋,国际商贸城全部落成,堪与国外大型商业中心媲美。刚刚成为北京奥运会袜类产品独家供应商的“梦娜袜业”董事长宗谷音说:一个美国客户就是折服于现代化的国际商贸城、会展中心,从而成为“梦娜”在美最大的经销商。今天,义乌60%以上的商品出口,来自欧美的订单份额显著增加,美国已取代中东、俄罗斯成为小商品出口第一大市场。
“我还要吃第三茬苦,到欧洲去(开拓市场)。”在阿联酋迪拜,一个63岁的义乌老太太令到访的义乌市领导十分吃惊——市场也是这样是“跑”出来的。义乌全球化战略的另一支大军就是10多万在外经商的义乌人,他们以中国小商品城为大本营,把小商品市场办到了全国乃至中东、非洲、欧洲。
兴商建市,义乌选择了市场,选择了因地制宜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市场也给了义乌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