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把握商机】
他把企业做成中国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
陈洪才们的下一代才是这趟列车的受益者,或者说,也正是因为他们,义乌的商品经济才能如此飞速地发展。
在陈洪才金盆洗手的时候,荷叶堂下西陶村的陶海弟才刚刚上路。
陶海弟的父亲和陈洪才一样,也是义乌第一代的小商贩,他幼年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每学期一元的学费,全是由分币和毛票组成的。
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肄业的陶海弟已随父亲去过江西做生意,陶海弟对这份工作并不十分看好,可是一个月下来,他赚了200元钱,这笔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大半年工资的收入,让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刺激。
而廿三里老街上刚刚兴起的商铺,则给了他更好的经营平台。
确切地说,那还不能称是商铺,只是三尺见方的一个露天小摊,刚开始,这些摊位还是只逢初一、初四和初七才能做生意,名为赶集。后来,当廿三里的羊肠小街挤不下南来北往的客商时,经四次易址、六次扩建,发展成了义乌“全国小商品市场”。
陶海弟主营纽扣,生意一直不好不坏。和所有经营者一样,他在等待着机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上开始出现拉链,要经营这种新潮的东西,投入的资本可比纽扣要高出许多。而且,究竟市场的接受程度如何,还是未知数。
很多现在看起来一目了然的东西,在当时都需要苦苦思量,甚至冒很大风险。陶海弟觉得拉链肯定要比纽扣行俏,因为新式的羽绒服、夹克衫还有女孩子的连衣裙都需要它。
一夜之间,陶海弟放弃了所有的纽扣生意,改头换面做起了拉链。
1984年的夏天,配浅色连衣裙的白色拉链卖疯了,到了冬天,配深色冬衣的黑色拉链又火了一把。
好景一直持续到1993年,已拥有好几个档口经营权的陶海弟不再满足赚点差价,他觉得自己应该办厂,产销一条龙。
于是陶海弟拿出了300万,投资开办了伟海拉链有限公司,这笔钱是他所有的积蓄。在当时,很多和他身家相当的老板,都觉得下半辈子就算什么都不干,这些钱也花不完了。
办厂13年后,向往环球旅行的陶海弟到美国去考察,没几天就急着想回来。
这种心情并不难理解,13年间,他的企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但走出义乌,陶海弟就常常觉得英雄气短———有客户说,如果用陶海弟的拉链做箱包、做服装,产品就上不了档次,也卖不出好价钱。
陶海弟明白了一个道理,产品牌子不响,价钱卖不上去,利润高不了,企业也就永远都做不大。
他说,3-5年,伟海拉链必须成为国家名牌商标,到那个时候,他才会考虑聘用经理人来打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