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留守孩子陋习较多
调查显示,在金华东阳,父母外出经商占83%。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在生活上无法照顾好孩子,就希望在金钱上进行补偿,因此养成了孩子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
不定期地有学生出国,是青田县各个学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学生以出国为后路,在学校里无所事事,经常顶撞老师。他们不存在经济方面的问题,相反地,有些留守孩子却因为父母寄的钱太多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任意挥霍、沉溺于网吧等娱乐场所。
75%左右的父母出国后至今还未回来看过孩子,七八年不回来的例子比比皆是。父母与子女间亲情的淡漠,使很多孩子甚至都不记得父母长什么样了。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关键期,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
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失范和越轨行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46人中,19人“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和人身伤害”,1人回答“自己曾有行为失控现象发生”,1人称“曾有轻生的念头”。
学者呼吁:尽力减少“制度性孤儿”
浙江学者陆学艺:壁垒森严的户籍制度横亘在面前,仿佛是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取消户籍差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只有放开户籍制度才能减少农民,也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特殊社会制度转型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深层次市场经济副产品。同时也是农村不发达的生产力的反映,涉及到历史、观念、制度、法律、社会关系的调整,生产力发展提高和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调整,社会二次分配比例的调整,等等。
学者宋林飞:应该把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真正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城乡分割的教育制度也是留守儿童及其父母面临的一个巨大障碍,“农村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城市工业化生产又需要多余劳动力,因此,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必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中的一种。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趋势,除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外,现阶段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问题的缓解、逐步改善,需要户籍所在地政府和父母外出务工所在地政府真正关注到这一问题,并形成联动机制采取举措。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当然,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还在于农民收入的问题。因此,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调整农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与此同时,根本之策还在于从法律上对农民的权益加以保障。
留守儿童群体不能成为盲区,否则贻患无穷。但改变这种现状不能“头痛医头”,从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顽症入手,让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起来,农民增收的幅度更大一点,同时要适当开放户籍,并想法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难的情况,各方措施都紧跟过来,留守儿童的盲区就会被填补,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对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种有力的推进。
调研显示,留守儿童在以下心理品质方面的表现为:
心理品质人数比例心理品质 人数 比例自尊 88 30.50%主动 36 12.60%自卑 19 5.60%被动 11 3.90%自私 24 7.70%反社会 3 1.10%自立 108 36.50%亲社会 60 21.10%自主 82 26.70%粗暴 8 2.80%自制 61 20.70%消极 4 1.40%自信 71 24.6%脆弱 24 8.40%自我中心12 4.2% 烦恼 6 2.10%缺乏主见11 3.90%敏感 60 21.10%情感淡漠8 2.80%焦虑 1 0.40%任性 25 8.80%激动 7 2.50%性格孤僻、内向63 22.10%沮丧 7 2.50%依赖 46 17.20%协作 74 26.00%胆怯 33 11.60%过于顺从或服从20 7.00%大胆 33 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