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又一次处在争论的涡流中。这场始于2003年的争论,在温州改革史上是第三次。
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届温州政府总要面临一场“国家级别”的交锋,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似乎只有温州享有此项“殊荣”。这一独属于温州的“待遇”,给温州带来了烦恼,给温州增添了压力,也为温州注入了动力。2002年,在浙江11个市中,温州经济增长速度排名第七;2003年上半年,温州经济增速落到浙江倒数第二的位置,全年排名第三,个别月份甚至倒数第一。直到2006年的上半年,虽然增长速度达到14%的高水平,但是,在整个浙江省,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仍然居后。具体到温州所辖的11个县域,2005年,有9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6年第一季度,仍有9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种景象,对于习惯了各地党政代表团来温州取经的温州人,既是讽刺,也是刺激。与温州经济疲软一同到来的,是对温州发展模式的质疑。
与温州本地经济中出现的增幅乏力形成对照的是,温州经济以十分活跃的姿态对全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这也是独属于温州的现象:很少有人说“上海人经济”、“苏州人经济”,但是“温州人经济”却是人们公认的,只要温州人到一个地方,总要形成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温州资本对不少地方市场形成的扰动,“炒房团”、“炒煤团”等等,经常使一些地方风声鹤唳,既爱之又恨之。其次是温州企业的外迁,近年来,不断出现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或者部分或者整体外迁。
然而,本土之外温州经济的活跃,也一样被视作是温州模式的问题,因为他们成了温州经济无法容纳这些要素的证据。如果不是温州本地经济出了什么问题,企业为什么会外迁呢?资本为什么不在本地投资呢?所有这些不利的证据汇在一起,引发了温州模式是否行将落幕的担心。比如有经济学者认为,温州模式将在25年后消失,有本地温州人也加入了温州模式消亡论的行列,比如一位本地学者说,温州将恢复到“其原有的经济地位”。
温州经济面临的十个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温州采访调研期间,所接触的温州官员和企业界人士,都承认温州经济确实面临着不少困难,“压力很大”。温州政府几个部门的同志基于不同的角度,列出了不同的问题,我们将这些问题,综合为下列10个:
1.目前的困难是短期的,是国家宏观调控引起的。宏观调控对温州的金融、财政等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本轮以土地为主要对象的宏观调控,对温州来说最为致命。温州空间狭小,土地紧缺。土地是温州最软的部位。乐清市委书记黄正强说,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有限,企业总是向政府要地,但是政府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
2.改革创新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的情况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不同了,那个时候温州因体制创新走在全国前面而享受到了先发的好处。而现在来自低层的创新已基本完成。全国各地在体制创新上,趋于均衡,有些地方为了引资甚至创造出了比温州优惠得多的办法,而温州创新的空间和效益没有过去大了。
3.温州的民营经济遭遇了“天花板效应”。普遍认为,民营经济规模小、技术层次低、产业升级困难,公司治理结构滞后。优势产业群做大的空间日益缩小。
4.产业升级困难。温州的产业结构以轻工制造为主,改革开放之初,适应短缺经济的需求结构,温州的产品多是低档次的商品,技术含量低。现在,国内市场的短缺已经结束,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那些低档次的商品,而温州对外扩张的主力军仍然是一些老的产业。温州的活跃的产业扩张,并不伴有技术升级,而只是在不同空间中的水平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