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说法——
明天,
我们的车子将成摆设吗
对于收取交通拥堵费可能会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终极手段”,多数网友特别是私家车主网友坚决地说“不”。有车族认为,杭州的公共交通还远没有到四通八达的地步,所以通过收取“拥堵费”控制私车通行是不现实的。这一说法,也得到了非私车族的认同。
一位网名为“小兔乖乖”的私家车主说:“现在杭州中心城区房价这么贵,我们只好在近郊买房子,再买辆便宜点的小车代步。如果以后还要收‘进城费’,我的车子就只能成摆设了,放在家里别开算了。要么公交线路发达一点,不开车也能方便出行。”
网名为“兰色屋檐”的网友也叫苦不迭:“杭州的有车族真是苦啊!每年小车的养路费要2400元,还要交每年640元的四自工程费,美其名曰绕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证,我一年才上两趟。”
另一位“风花雪月·西湖”的网友则希望,政府能站在10年、20年甚至30年以后的城市生活要求来规划整个城市,作为杭州人,对本市交通的拥挤不堪是越来越感冒,怎么说都是离心目中的幸福城市还是有距离的。”
住在城西的杨先生,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他认为收取“拥堵费”是个好办法,可以强制减少市中心车辆,收下来的钱用于更新公交车辆,增加线路配车。要根本解决道路资源紧张,让有限的道路能为更多的出行服务,落实“公交优先”措施,不失为有效的途径。
社会学专业毕业的蔡女士认为,按现在的道路资源占用比例来看,小车所交的费用没有达到专用道路的比例,这些缺口都是政府在买单,说到底都是最后分摊到普通纳税人头上。也就是小车瓜分了很大一块社会公共福利。随着小车的不断增多,没车族的原有公共福利却在不断减少。按照公平原则,付费是最好的选择。
●新闻链接
1975年,新加坡通过收取“拥堵费”,控制高峰期严重拥堵地区、路段的上路汽车数量,收效极为明显。于是,1991年起,挪威等国纷纷效仿。
2003年2月,英国伦敦也作出相关规定,对每周一至周五7:00~18:00进入市中心21平方公里内的车辆收取5英镑的“交通拥堵费”(折合人民币约70元/车/天,允许一辆车在同一天内多次进出收费区。)
●名词解释
拥挤收费(Congestion Charging):通过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控制交通出行需求,调整出行路径,减少拥挤区域道路交通流量,缓解交通紧张状况。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路(桥梁)收费,后者主要是为了缓解公路建设资金的短缺问题,收取的费用大部分用于偿还贷款本息。而拥挤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增加财政收入只是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