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经济观察:2006,长三角楼市在“反思”中潜行

www.zjol.com.cn  2006年12月05日 11:03:1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如果说2005年长三角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是“博弈”的话,2006年就应该是“反思”。

  过去的一年,调控政策频出,在这个有“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之称、全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房产市场趋于理性,各个环节被“倒逼”出新的理念、思路。

  杭州的一位房产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面壁十年图破壁,整个市场需要反思,不仅是开发理念、产品品质以及销售等,更要从体制、机制等全方位走出创新之路。”

  地方政府:兴奋点转移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不少城市经济过多依赖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一些地方政府负责人常常公开为本地的房产“吆喝”。有的大城市的官员宣称“楼市还要涨十年”,有的则预言“几年内翻几番”“再不买就来不及了”。

  与此相对应地,地方性政策为房产行业推波助澜,影响深及城市的规划、建设。近些年,在江苏、上海、浙江,长三角很多城市都在开发新城区,需要的大量建设资金无法落实,很多城市普遍走了一条“卖地生财”的道路――先是“做地”,通过种种概念,抬升地价,然后将土地卖出,资金返还用于该城区的建设,同时也是“做地”的进一步“深加工”,随后再卖地,再建设,形成循环。

  有相当一段时间,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到总数相当高的比例,在个别地区甚至占据“半壁江山”。

  在这个产业链中,地方政府成了最高端“土地运营商”。土地以及相关联的房产行业的兴衰,与其休戚相关。在这种利益格局下,地方政府宛如“经济组织”,忙着卖地、招商引资,计算财政和税收的巨额数字。

  2006年调控以来,这种运营思路受到极大冲击。在一些城区,地方财政由早些年的好日子跌到如今的尴尬境地。浙江某个房地产业一度热闹火爆的城市,预计2006年的房地产行业地税税收减收将达14.31亿元,下降达四分之一以上。财政负担压力增大,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要求各部门暂停手提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用品的采购,部门预算总体保持零增长,“准备过紧日子”。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严峻形势,逼迫长三角地区的政府部门清醒地看到了过去那种发展思路的局限,风险意识大大加强。在杭州,很多区县市开始将兴奋点重新投放到“工业经济”,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前几年在地价房价猛涨中也获益不浅的宁波如今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一个又一个大项目在该市落地。上海的楼市,更是在反腐败的大浪中,痛定思痛,跌声一片。这个城市过去那种所有房产一概猛涨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呈现了稀缺地块趋稳,周边区域房价趋于下降的较为合理的态势。

  在近年房产开发项目颇多的杭州西湖区,财政局的报告中指出,在房地产业徘徊的同时,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还能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区上下合力招商引资,通过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较好地支撑了局面,有效地弥补了主体税种滑坡带来的影响。

 [1] [2] 下一页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方益波  编辑: 朱小燕

相关稿件

[12月5日·精粹]超女杭州演唱会没戏

·老板块抱团热卖 杭城楼市板块效应愈加明显 2006-12-01
·“住博会”已成为宁波楼市的“晴雨表” 2006-11-29
·几大新盘比拼显现真相 开盘:杭州楼市兴奋剂? 2006-11-21
·杭州楼市却热闹异常成交上百套 余杭一枝独秀 2006-11-19
·奇了,房东又开始涨价 近来杭州二手楼市有点浮躁 2006-11-16
·杭州楼市:成交大幅回升 滨江力拔头筹 2006-11-12
·金十楼市成交创新高 杭州十月典型住宅指数报告 2006-11-09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