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05年长三角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是“博弈”的话,2006年就应该是“反思”。
过去的一年,调控政策频出,在这个有“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之称、全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房产市场趋于理性,各个环节被“倒逼”出新的理念、思路。
杭州的一位房产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面壁十年图破壁,整个市场需要反思,不仅是开发理念、产品品质以及销售等,更要从体制、机制等全方位走出创新之路。”
地方政府:兴奋点转移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不少城市经济过多依赖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一些地方政府负责人常常公开为本地的房产“吆喝”。有的大城市的官员宣称“楼市还要涨十年”,有的则预言“几年内翻几番”“再不买就来不及了”。
与此相对应地,地方性政策为房产行业推波助澜,影响深及城市的规划、建设。近些年,在江苏、上海、浙江,长三角很多城市都在开发新城区,需要的大量建设资金无法落实,很多城市普遍走了一条“卖地生财”的道路――先是“做地”,通过种种概念,抬升地价,然后将土地卖出,资金返还用于该城区的建设,同时也是“做地”的进一步“深加工”,随后再卖地,再建设,形成循环。
有相当一段时间,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到总数相当高的比例,在个别地区甚至占据“半壁江山”。
在这个产业链中,地方政府成了最高端“土地运营商”。土地以及相关联的房产行业的兴衰,与其休戚相关。在这种利益格局下,地方政府宛如“经济组织”,忙着卖地、招商引资,计算财政和税收的巨额数字。
2006年调控以来,这种运营思路受到极大冲击。在一些城区,地方财政由早些年的好日子跌到如今的尴尬境地。浙江某个房地产业一度热闹火爆的城市,预计2006年的房地产行业地税税收减收将达14.31亿元,下降达四分之一以上。财政负担压力增大,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要求各部门暂停手提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用品的采购,部门预算总体保持零增长,“准备过紧日子”。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严峻形势,逼迫长三角地区的政府部门清醒地看到了过去那种发展思路的局限,风险意识大大加强。在杭州,很多区县市开始将兴奋点重新投放到“工业经济”,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前几年在地价房价猛涨中也获益不浅的宁波如今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一个又一个大项目在该市落地。上海的楼市,更是在反腐败的大浪中,痛定思痛,跌声一片。这个城市过去那种所有房产一概猛涨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呈现了稀缺地块趋稳,周边区域房价趋于下降的较为合理的态势。
在近年房产开发项目颇多的杭州西湖区,财政局的报告中指出,在房地产业徘徊的同时,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还能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区上下合力招商引资,通过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较好地支撑了局面,有效地弥补了主体税种滑坡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