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有人在杭州网发帖寻找“会外语,懂做饭”的涉外保姆,并开出月薪3000元的高价。杭州对外经贸往来越发频繁的同时,涉外保姆这一项潜在的业务也悄悄成了新的“金矿”。
杭州家政业内人士介绍说,早在若干年前,上海就出现了涉外保姆。在上海,普通住家保姆月薪约为800元,而涉外保姆的最高月薪则达5000多元。这类涉外保姆的特点是英语好,能做西餐更擅长中餐,懂得营养配餐,有的还能歌善舞。上海某家政公司的李经理透露,目前,在该公司应聘的保姆中月收入最高的达到4800元,这位保姆的雇主是位美籍华人,在某银行担任CEO,他在更换了50多位保姆后才找到目前这位合乎要求的保姆。这位保姆35岁,是某师范大学英语系的毕业生,她的特长是英语相当好,能陪孩子看英语DVD,并能辅导孩子功课,提供诸如弹琴绘画的艺术家教。而且她还会开车接送孩子上学,能看懂菜谱烧西餐,她的月工资从2年前上任时的4000元已经涨到如今的5200元。
“涉外保姆肯定会是杭州家政发展的趋势,而且将会是一个大的市场,这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三替家政服务中心的孟经理说,在深圳,首批由32位英语系大学生担当的涉外家政保姆的上岗工资为2000元,如果技能突出、业绩斐然,这批大学生还可通过考核成为高级涉外管家,月收入高达4000元以上。近几年,杭州引进外资速度加快,据统计,以2006年1-6月为例,杭州市新批利用外资358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10.82亿美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外籍人士也陆续来到西子湖畔,涉外保姆业务成为杭州家政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杭州保姆用工正在升级
“与区域性、结构性短缺的‘民工荒’有所不同的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保姆荒’很可能成为一种长期性短缺,而且懂技术,有文化的保姆才能适应市场变化,才会不被时代淘汰”。浙江行政管理学院教授袁金坤认为,杭州家政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保姆用工正在升级。
“目前,杭州家政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外来务工的农民工,他们以女性为主,年龄在16至45岁之间,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吉昌正在对全杭州市的家政业进行调查研究,在他看来,随着杭州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现代的都市家庭服务业正在朝着一个更高层次的水平发展,如果保姆还停留在“洗衣拖地”水平,这显然是满足不了市民的要求。现在一些下岗的男女工人以前参加过工作,有一定的文化,又熟悉都市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从事家政业较理想的人选。有家庭保健、老人与病人照料、家用电器使用与保养、营养与烹饪等专业技术的“知识”型保姆也会十分抢手。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周新宏则认为,这是知识型保姆需求市场旺盛的信号,它表达了两个信息:一是“知识”保姆数量短缺;二是保姆职业理念需要提升。杭州家政业内人士也认为,保姆数量少,有部分原因是观念问题,很多人宁愿在家吃“低保”也不肯出来“做保姆、丢人现眼”。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家政人员要改变观念,工作没有高低贵贱,雇主是因生活需要而聘请保姆,保姆也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雇主们也应该明白,家政员是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并能为他的家庭提供帮助的技术人才,如此,才有望解决保姆荒的问题。而保姆市场的服务水准也应进行规范,“应该像一般技术工人一样,进行考试,达到某个标准后,授予某个级别”,如此这般规范保姆市场,标明服务水准,才能使保姆市场处于良性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