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是温州一家小鞋厂的老板,因为想买新厂房而给一家担保公司打了个电话咨询。此后,他就不断接到不同担保公司的电话。“这个月已经有五六个了。”昨天,林先生说。
目前,成立担保机构成了很多温州民间资金的热门选择。据温州工商局的统计,今年以来,温州就新增了73家担保机构。而从1999年第一家担保公司出现至去年底,温州的担保机构不到50家。
民间资本蜂拥进入担保行业的现象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温州市有关部门对此开展专题调研,日前,《关于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力图规范温州的担保行业。
很多担保公司资金是从楼市撤回的
温州中小企业众多,融资需求相当强盛,这是担保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之一。
“和今年的回流资金有很大关系。”一家名为“仁瑞”的担保公司负责人任先生表示,以前一些有几百万、上千万的人比较合适投资房地产,但房地产市场有了改变之后只能选择新的途径。“股市、证券之类的,需要专业人士指导操作,而且温州人也不是很喜欢,相对而言,还是担保之类比较可行。”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温州的担保公司大多数是办实业的企业家和从楼市撤回资金的炒房族投资的。据悉,设立担保公司在温州的门槛并不低,最低注册资金要求500万元。
“另一方面和政策的支持也有关系。”任先生说。2004年,温州出台了《温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从2004年开始到2008年,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众多担保公司处境堪忧
然而,数量的膨胀并没有带来业务的增长。到目前为止,温州市担保机构的总担保额不到30亿元,注册资本总额也仅为14.3亿元。平均每家注册资金仅1500万元左右,整体规模偏小。温州市经贸委有关的调查显示,列入该市经贸委调查备案的24家担保机构今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仅595万元,但营业总支出492万元,其中有7家处于亏损状态。
“有业务的大都是老担保公司。”一位业内人士说,“很多刚成立的公司根本还没能力开展业务,相关人才缺乏,业务单一,即使有资金也没有用。”
据悉,目前温州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主要仍然以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和中小企业抵押贷款为主,“还是着眼于房地产,因为风险相对不大,而像一些企业的项目担保很少出现。”
此外,银行也是担保行业的一大竞争者,今年以来,银行对房产抵押贷款的门槛一再降低,给担保公司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新政策“扶大不保小”
为了规范温州担保行业,温州市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若干意见》。
据该意见,各类担保机构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以内自由浮动费率,尽量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对担保覆盖面广、风险防范好,年度担保额达1亿元以上,且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占其年度担保额80%以上的各类担保机构,政府将按其当年担保额的0.5‰给予奖励。市辖区内担保机构联合资产重组做大做强,注册资金达1亿元以上的,也可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有关人士认为,自由浮动费率给担保机构带来充分的自由竞争,一些小的担保机构将会受到较大的压力,该政策“扶大不保小”的意图明显。“浮动费率可以让担保企业灵活性增大,但同样也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相对来说,大型的担保机构在人才、管理方面更有优势,在业务创新上也更有优势,再加上政府的相关优惠条件,对小型担保机构来说,有可能会是一个较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