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拿地前要做好保密工作温州人合作建房成功拿地之后,给不少有意效仿的城市带来了很多的启示。记者专访了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合会发起人、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下称赵)
温州率先拿地成功不是偶然
记:温州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在全国范围内首例拿地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有没有具备复制性?
赵:温州能迈出这一步有各方面的原因,绝不是偶然的。此次拿地成功除了运气还有市场形势。2005年曾寻找过几个地块,但都因低价过高等原因而放弃。
拿地前保密工作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拿地才会减少阻力和竞争对手。虽然温州模式有很多经验可以和各地个人合作建房分享,但不能简单的复制。
合作建房房价能降低30%而不是一半
记:从2002年至今,合作建房之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最大的诱惑”就是它的低房价。
赵:合作建房也是消费行为,不是公益行为,目标是比同等区域商品房价格低30%,而不是很多媒体报道的降低一半。
反应
公布价格引发的思考
也人士对此表态,从媒体的报道上来看,民众多是支持个人集资建房的,因为这是在高房价背景下为大多数低收入者找到了另外一个突破的出口,尽管这样的出口面临重重困难。但由于这种个人集资建房触动了原有的市场和某些利益,这些困难要远远比没有政策支持以及缺乏专业运作等现状更具风险性。
也正是这样,尽管学者和媒体都采取了理性和鼓励的态度,但开发商显然不这样认为。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闻,潘石屹说吧)的公开态度显然具备代表性,而他的质疑则也提出了非法集资、专业性欠缺和涉及逃税等问题。由于利益导向的原因,对于温州人个人集资建房争议态度的两边倒,到底说明了背后的什么?
据介绍,温州个人集资建房公布的预计成本价在5300元/平方米,而该地段周边的市场房价则在11000元/平方米左右,看来这才是背后触动房地产市场利益的导火索。据行内人士分析,从这点判断看来,温州个人集资建房起码触动了三方面的市场神经。
首先,是利益的神经。虽然个人集资建房是在对高房价宣战的背景下诞生的,但由于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市场上也仅仅是口诛而已。但由于温州的行为直接触动了行业的利益体系。这无疑是对现有市场价格的一种“挑衅行为”。
其次,和价格直接相关的是房屋的成本。此前有不少人士呼吁公开房价成本,通过透明的方式来抑制高房价,但却被各地以涉及商业机密而搁浅。而极少数城市的房屋成本公开也备受谴责,这仍然是利益的原因。
还有一点,在温州这个5300元/平方米的成本价中,还牵涉到一个计算问题。据了解,原来计算的成本在6300元——6500元;在减去一二层商铺、车库出售收益,预计建成后的房屋成本价在5300元/平方米左右。这还是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房价的计算是一个怎样模式,而牵涉到社区商业等成本,那更是具有很多学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