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想找个外地女婿
她家有多处房产,未来女婿可以是外地人,但必须要有房子。刘阿姨的家在杭州九堡镇,女儿今年27岁,大专毕业,现在一家企业做财会。
刘阿姨的择婿标准似乎与众不同,小伙子最好是外地人。出于这样的考虑,主要因为他们就一个独女,希望男方把她家当自己家。
(场景再现)
“对方工作单位好不好没关系,我们家服装厂可以安排,也可以不用做上门女婿,但有一点,对方必须有一套房子。
“提这个条件并不是说我们家没有房子,我们家有3处房子,均在120平方米以上。之所以希望男方要有房子,是因为女儿上过一次当。
“2年前,女儿在一家单位工作时,有个江西的男同事对女儿有好感,可当到了谈婚论嫁时,那个男孩却玩‘失踪’。那次,对女儿打击非常的大。”
如今,女儿都27岁了,但为了控制不可预知的风险,刘阿姨决定设置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男方必须要有房子,房子大小可以不论。刘阿姨说,男方有了房子,就说明他在杭州有了根,那样就不会到处“跑”了。
专家点评:在我们的了解中,有些家长的要求初听起来,真是让人感到奇怪。比如自己家里有婚房,有的还不止两套三套,可为什么一定还要求对方要有房子?细听之后,原来各有各的理由,这个刘阿姨就是一种。其实对未来的女婿一定要有房子的要求,来解决女儿初次恋爱的受骗问题,真的不是上策。两个人的感情是否般配那才是最重要的。感情不好,哪怕是在一个城市里,那又如何呢?人为地设置了门槛,势必让女儿少了选择性,不妨让女儿自己多挑挑吧。
七大因素导致“迟婚”
据“大龄白领择偶难”专项调查显示,七大因素制约中国大龄白领青年择偶:选择面太窄、工作太忙、对对方要求较高、对未来婚姻感到恐惧、重视学业事业忽略生活舒适浪漫、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异性交往以及社会环境等。
事实上,中国正在渐渐步入“迟婚年代”。婚姻家庭研究专家郭砾介绍,“现在中国大、中城市平均初婚年龄已经到二十八岁,甚至二十九岁,比解放初期推迟了近十年。”
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在其著作《现代都市的单身群落》一书中指出,“上海、北京、广州等思想文化活跃、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单身者的数量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年轻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对由爱情到婚姻的传统生活方式表示不屑,他们之间的聚合,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都市白领为中坚的单身者群体。”
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大龄未婚已经由一种社会现象演变为一种社会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就是这一过程的缩影,甚至有英国学者认为:单身已经成为欧美人一种不是婚姻的“婚姻”模式。而我们看到,这种状况在中国大城市中有蔓延的趋势。风靡欧美的美国电视剧《欲望城市》和《六人行》折射了这种社会现象,它们在中国同样能取得共鸣,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剧情并会心微笑。
有这样一个妙喻:“大龄未婚男女像是坐巴士坐过了站。有时是因为巴士上的座位太舒适了,简直不愿下车;有时是因为不认识自己该下的站台。终身不结婚的男女呢?他们是巴士司机。”看来,下与不下,还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