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眼里,过年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可以收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有很多糖果吃,平时难以实现的愿望,也有可能得以如愿。
然而,在杭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的流浪儿们,却因为种种遭遇,使他们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同龄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他们可能有家但回不了家,他们可能无家但同样渴望家的温暖,他们的家很遥远,他们的家又近在咫尺。春节临近,早报启动“爱心浙江·慈善年夜饭”活动,我们将走进这些幼小的心灵。
●故事一
希望有一天妈妈记得来找我
晓江(化名):15岁,辽宁人,到流浪儿童救助中心5年
11月7日—— “董老师:学校要交10月份的午餐费70元,请放在桌子上,老师说明天要交,还有保险的发票。——晓江”“晓江:钱和东西都放在桌子上,你把名字签好,明天带去。另,把脸盆里的东西倒掉,洗干净。——董老师”
11月21日—— “董老师:我们要学写毛笔字,我没有毛笔的。现在天冷了,能不能给我准备两条棉毛裤?——晓江” “晓江:毛笔我已经给你买来放在桌上了,棉毛裤100公分长两条也在桌上了。——董老师”
在晓江的宿舍里,记者看到了一本留言簿,上面抄录的是其中四条。由于白天在附近小学上课,晓江很少有机会见到负责学生生活的董永国老师。为方便联系,生活上有什么要求,晓江就写在本子上,董老师看到后总会及时回复。字里行间,流淌出父子般的感情。“晓江已在中心住了5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董永国说,晓江的内心很纯净,和一些长久在外流浪的孩子不一样。
2002年3月,晓江被救助站人员带回中心。浑身脏兮兮的小男孩,一双眼睛却格外清澈。两个月后,一个操着辽宁口音的中年女子曾来过中心,那是晓江的妈妈。见了一面后,妈妈和老师说去办个手续,却再也没回来。
由于晓江聪颖好学,中心决定将他送到附近小学读书。顺利通过四年级考试后,去年9月,晓江进入瓶窑镇长命桥小学读五年级,当了副班长。
课间,记者见到了晓江。“相对来说,他们生活得比较平凡一点,很多事情都不用担心。”提起同学,晓江的口吻有些“少年老成”。
4岁起,晓江跟妈妈在外流浪,母子相依为命,靠捡破烂为生。他只知道自己是辽宁人,具体在哪里,妈妈从未提起。记者问他:“是否想过去找爸爸?”“辽宁那么大,想了也找不到。”他回答时语气平静。
“郑州、富阳、萧山……具体去过多少地方,我也记不清了,一个地方一呆就是两年。”晓江说,10岁和妈妈到杭州,两人在汽车站走丢。“车子没到,我说去玩一会,妈妈说她会等我的,可我回来她就不见了。”晓江说,只记得妈妈个子很高。这几年春节,他都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这里就是自己的家。“我希望有一天,妈妈会记得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