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最早由美国人创造的球类运动,如今在浙江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落地生根,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个总面积不到26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名字叫“洪溪”。
只要走进嘉善县西北部的洪溪村,所有好客的村民都会自豪地告诉你:“我们这儿人好,环境好,篮球最好!”在洪溪,篮球已成了村民们最痴迷的一项体育活动,当地高水准的篮球队也成了洪溪村远近闻名的大品牌。
广为传诵的“篮球外交”
谈起洪溪的篮球,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已经打了整整40年篮球的吕瑞泉。村里每个人都知道他,亲切地称呼他为“球痴”。
18岁那年,吕瑞泉第一次摸到了篮球,从此以后再也没放下过。别看他今年已经58岁了,但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现役球员”。多场村里的篮球赛,他都亲自“披挂上阵”。几年前,他得了鼻炎癌,但病魔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痕迹,只要谈起篮球,他依然精力充沛,活力四射。
“年轻的时候,只要一放下锄头柄,我就往球场上跑。”只要说到与篮球有关的事,吕瑞泉就兴奋地手舞足蹈。当时的球场其实就是村后一块较平坦的泥地,他与几个村民用水泥、木板等材料做成了篮球架,将破渔网补补做成了球筐。但艰苦的条件还是挡不住洪溪农民打篮球的热情,1986年时吕瑞泉带领洪溪农民篮球队创造了整个村的辉煌——以省冠军的成绩打入了全国第二届“丰收杯”篮球比赛。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民运动员’。”吕瑞泉笑着说,穿上球鞋他就是个篮球运动员,脱下球鞋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个农民运动员,曾和同村的5个小伙子一起,在上海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五吨胜万吨”的故事。
1972年6月,吕瑞泉和5个村民摇着一艘5吨水泥船去上海的几家大工厂内割草。“当时割草需要介绍信,而且对方是大厂,有时候还不愿意呢。”为了能顺利割到草,吕瑞泉约定和一家生产万吨水压机的重型机械厂职工打篮球,对方承诺:“只要你们能赢,草随便你割,住宿也由我们包了”。第二天的比赛,上海人眼中衣衫褴褛、脚踩破布鞋的“乡下佬”,以娴熟的技艺、流畅的配合和巧妙的战术,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这是洪溪农民第一次带球“出征”,这场胜利也为嘉善农民赢得了声誉。从那以后,只要是嘉善的船队去上海割草,厂家都大开绿灯。
少年篮球和腰鼓拉拉队
在“球痴”的带领下,洪溪中学这所普通乡镇中学成了县里的篮球强校,“篮球少年”还自称是“姚明”、“诺维斯基”。
18岁的李军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接触篮球,算起来也有7年的球龄了,他是镇篮球队最年轻的主力。他说,现在篮球队每周固定训练3次,每年镇里11个村还要举行两次镇级联赛;每个村还要举行“社级”联赛,堪称是全世界级别最小的篮球联赛了。抹了一把汗,李军又投身“战场”了,过人、上篮、抢篮板、盖帽……娴熟的动作俨然有着职业球员的风范。
这里,除了少年篮球外还有让人更为新奇的“篮球宝贝”。洪溪村支部书记陈俐勤笑着说,“确切点应该叫‘篮球妈妈’才对。”
村里四五十岁左右在家的妇女自发组织了一支腰鼓队,其中最大的已经有70多岁了。她们利用平时在家空闲的时间,自己排练组织,为的就是在篮球比赛中场休息时,上场为大家助兴。
“没任何报酬,就图个热闹。”53岁的朱美根说,她姐姐原来也打篮球,全家人都是铁杆的球迷,“自己不能打球,那就为球队做点小贡献么。”朱美根笑了,“我们这有多少人看球,就少了多少桌的麻将和打牌赌博的人,这也是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乡村博客
在洪溪,看篮球赛已经成了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到休息日或是黄金周期间,如果没有球赛可看,老百姓就会跑到村里去“抗议”。洪溪镇镇干部卜国强记得很清楚:“2001年国庆节,因为领导班子新上任,不知道村里的传统,当天白天安排过比赛后,晚上就没再安排了,结果7点不到,围观的村民们把球场挤了个水泄不通。领导们不得不把下午刚比赛过的球队再请出来打一场表演赛,大伙儿看够喊够了,才满足地回家去。”
村里在2005年还投资120万元建造了能容纳2500人的塑胶灯光球场,在如此好的硬件条件下,洪溪人按捺不住了,他们向全省村级篮球队发出邀请,举办省农民篮球擂台赛,欢迎任何一个村的篮球队的挑战,洪溪村管吃管住,如果赢了,还奖励对方5000元现金。条件就一个:必须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户口,不许请外援。
洪溪村的人各个自信满满:“想拿走这5000元奖金可没那么容易,我们这里,别说是打篮球的,就连看篮球赛的水平都不是一般的好。每次篮球比赛,村里4000多人,到场的就有3000多人,而且保证看台上听不到一句脏话,看不到一个扔下的矿泉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