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借贷圈
走在义乌街头,车水马龙,你随时能感到这里的发达商贸业!义乌目前在中国内地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列第12位,是浙中地区经济最发达、民间资本最雄厚最活跃的县市。梳理一下义乌的历史,就能将这里盛行的民间借贷看得更清楚。
义乌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从2003年到去年,义乌的存贷款余额分别从289亿元和165亿元增加到721亿元和465亿元。
现在的义乌,俨然《马可·波罗游记》中世界之城刺桐港(即今天的泉州)的现代版。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被称为“建在市场上的城市”,这里的“义乌指数”被认为是全球小商品价格走势的“道·琼斯”。50个专业市场、5.8万个摊位,如果在每个摊位前停1分钟,需要120天。
和这些让人眩目的数字相比,很难想象,地处浙江中部山区的义乌“自古以来是穷乡”,仅仅用了20多年,这里从原来2.7平方公里的闭塞小镇成了今天50平方公里的商贸城。去年,义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亿元,年均增长16.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300美元。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数据显示,浙江接近四成的小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有关人士表示,如果没有民间借贷,义乌的50个专业市场根本不可能形成现在的影响力。
圈内人士分析,通常情况下,老板互相拆借逐步发展成有组织,这在当地的借贷圈被称为“会”,另外还有一种称呼是“调剂银行”。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义乌,大约有二三十个做大买卖的“会”。
“会”有专人负责运作,从几个朋友的小圈子逐渐通过朋友的圈子扩大,并且逐步由点连成线、连成网。
运作“会”讲究资历,一些“会”在形成规模以后,产生影响,其中的一些人就成为一定区域的公认的主持人,主持人有一定的提成(据说,一种来自直接的利差,另外一种是类似于委托理财的佣金)。
如果谁有钱,可以找主持人在“会”里登记,如果有人缺钱等用,而且风险不大,双方谈好一个比例以后,想要钱的人就能很快拿到钱,手续很简单,一般写个条子,几百上千万几分钟就能办好。
一些“会”是运作比较规范的,借款、用款比较慎重,所以风险比较小。现在有人将“会”的资金拿出来运作公司,比如投资矿业、投资高校,据说浙江有大学的民间资本股东的投资额达到5000万。上述操作类似于私募。
不过,“会”的运作非常神秘,实际上,进入民间借贷市场,必须有引路人。比如吴英进入民间借贷市场,公开的说法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名义乌老板。这名老板不仅带吴英入行,还提供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事实上,即便是那些借出了钱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已经进了哪个“会”,圈内不成文的规矩是,买卖自由,少打听,等收钱。
电影《无间道》里有句形容卧底警察的台词,“那些不专心做事,又好像在做事的人就是警察”,有人说,那些在义乌街头既没有铺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生意,又好像在做生意的人,可能就是民间借贷的操盘手。
危险的逐利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民间借贷存在并不断进化,事实上和商人追逐更大利益、商业金融体制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记者在东阳结识的章先生在义乌有几家铺子,做了10多年汽车配件和服装生意,但他从未向银行贷过一分钱。一旦急需资金,他就向朋友临时借,他的公司也支持过别的公司,最多的时候他向几个“朋友”借了200万。
章先生现在要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门路,只要一个电话、写张借据就搞定了,“商量好利息,1年或者半年还1次,很灵活,双方同意就可以了。程序比银行简单多了,不费时不费事”。尽管他有固定资产,不怕银行不借,但银行又要审查财务报表,还要固定时间结算,“太麻烦了”。
“做服装就是要抢先机,谁看着机会去等啊”,章先生宁愿多付点利息也不愿意“耽误”。
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和章先生有类似策略的人不少。目前由于金融机构无法满足民营、中小企业短期、灵活、便捷的资金需求,相当部分人希望贷款却“望银行兴叹”,转而求助民间借贷。
有个流行的说法,有的担保公司、典当行在灰色地带游走、甚至发展成地下钱庄。
银行界人士分析,在一系列宏观紧缩政策接连出台的大背景下,近期民间借贷异常活跃。它们甚至借助信托、典当、私募基金、贷款中介等各种眼花缭乱的金融形式,成为银行收紧短期贷款之后的新融资渠道。不过,一些地方的民间借贷开始有偏离正常轨道发展的迹象。
在浙江义乌、东阳街头,或当地的一些报纸上,经常有告示:“需资金周转请联系电话……”圈内人士表示,这其中有的是放高利贷的,其背后有一些典当行支撑。公开消息称,在浙江金华,也曾有一些“当”字标记的所谓的寄售行,“表面上是受物主委托寄卖东西的地方”,但实际上它的“最大功能是非法融资和放高利贷,寄售行老板为了赚取差价,经常以私人名义,以3分利从亲戚朋友处融资,再以5分、8分甚至更高的利息,向一些急需用钱的人放高利贷”。
据记者不完全调查,义乌民间借贷与金融机构的贷款之间存在2~10厘的利差。比如如果按照目前义乌、东阳一带比较流行的借贷利息,月结为本金的3%,如果借出100万元,一年的利息收入就能达到36万元,这相比存银行有巨大差别。而非法集资的惯用伎俩,就是用高额回报吸资,同时配合一些行动造势,用后面的钱去填前面的空,但随着漏洞越来越大,最终暴露。
“自己的钱拥有自主权,如果存银行利息高,肯定存银行,如果借给别人(民间拆借入‘会’),利息更高、回报更多,肯定借给别人。”自称先后4次借钱给吴英的刘丽认为。在这样的想法下,民间借贷如潮水涌动不息。
阶梯模式
在浙江,到底有多少人加入民间借贷大军无从考证,但借贷网逐渐出现分层分级别的体系,专事民间借贷、不同级别的“主持人”越来越多。
刘丽透露,“借给吴英的钱,只有小部分是我自己的。”她和吴英接上头以后,马上联系“朋友”借钱,她坦言,她和“朋友们”商量一个利息数字,通常比吴英给她的少5个点。据她猜测,朋友们的钱是以更低的利息借到的。
另外,在采访“吴英事件”的债权债务登记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并没有直接借钱给吴英的王先生从义乌赶到登记点,他把钱借给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从不关机,但吴英出事后,他一直关机”。因此王先生怀疑他的朋友把钱借给了吴英,“这个朋友有上亿资金在做民间借贷,估计和吴英有关”。
据了解,层层借贷模式下,如果第一层的回报是本金的20%,那么第二层则比例15%左右,第三层是10%左右,第四层在8%左右,最低的一般都在2~3%。如同一个倒金字塔,一旦其中一环出了问题,就急需资金补上,否则,整个体系就会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