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不乱丢废渣、保证不乱排废水,请全体村民监督。”3月28日上午,一份由浦江县大畈乡清溪村20多家水晶加工户联名签署的保证书贴到了村口。同时,他们连夜联系了挖沟机,动手开建沉淀池。清溪村民楼英强说:“我们不仅要把钱赚回来,更要给自己和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以前我们忽视了,现在要补回来。”
清溪村地处离浦江县城30多公里的西北部山区,四面环山,依溪而建,蜿蜒两公里,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自从1984年引进了水晶加工业,偏僻的山村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门路,靠着勤劳苦干,清溪村成了有名的“水晶项链村”。村党支部书记方东阳说:“义乌市场上60%以上的水晶项链都是我们村送过去的。”目前全村有水晶加工户308户,村民1200多人,而外来务工人员达1500多人。
水晶加工业让清溪村实现了村富民强,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水晶废渣、废水污染严重的问题。穿村而过的小溪,本来清彻见底。“以前我们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在溪里洗澡,”村民张新水无奈地说:“但现在溪里流的都是乳白色的废水,溪两边乱丢着一堆堆的水晶废渣、废料,清溪变成‘浊溪’、‘花溪’了!”村主任倪国紫说:“有时碰到外村人,他们都说我们村已经不配‘清溪’这个村名了,要我们改名。我们听着心里很难受。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但一直没法解决这个难题,废渣在村里越堆越多,溪里的水越来越混浊,我们心里也很着急啊!”
水晶加工业是浦江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国70%以上的水晶制品产自浦江。目前浦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制品加工生产基地和原材料集散地。但浦江的水晶加工大多分散在农村各地,以千家万户的形式生产,水晶加工户大多忙于生产而忽视了废水、废渣和噪音等污染,导致环境不断恶化。而由于加工户分散,无法统一管理,政府进行治理的难度也非常大。
“经济要发展,但更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不管问题有多难,也要想办法解决。”来到该村蹲点调研的浦江县委书记蔡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冒雨走遍了全村,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与村民、水晶加工户商量对策。
“珠子要磨,污水更要治。”一个治理水晶废渣、废水污染的完整方案逐渐形成:废渣由各家各户每天收集后集中堆放,然后进行处理;废水由各家自建初级沉淀池,根据加工户分布建4个二级沉淀池,再建一个三级沉淀池,通过3级沉淀,并进行药物处理,使废水达标。
方案出来了,土地怎么办?资金怎么办?技术怎么办?一系列问题摆在了面前。蔡健立即召集环保、国土、建设、规划、林业、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到清溪,开起了现场办公会,一一落实。
技术人员来了,他们马上开始勘察、设计……
企业来了,他们与村里结对,进行帮扶……
青年志愿者来了,他们清理起了溪边、屋后墙角的废渣、废料……
林业部门送来了2000棵杨柳、桃树、杨梅等树苗,让清溪的两岸绿了起来……
“我们不仅要严抓整治,更应建长效机制。”蔡健又与村干部一道,修订了村规民约,制订了废水、废渣、废料处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了监督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