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蹲点调研的第六天。平湖农村有喝早茶的习惯,茶室是个人气集聚的地方,早就想去凑凑热闹。今天起了个大早,在房东家里吃了早餐,6点一刻就来到双红村茶室。一看里面已经坐了七八个村民,边喝茶边聊天边看电视。我们调研组几个人分散坐了下来,店主泡上了茶。不一会儿茶室里的15张方桌就挤满了茶客,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闹盈盈的。我到双红村来过好几次,有几个村民认出了我,便围了过来和我打招呼,见空就坐了下来。听说我是来蹲点调研的,大家七嘴八舌地和我话起家常来。坐在我对面的村民朱武林说:“这两年双红村面貌变化很大,村干部办事非常热心。家家户户都有水泥路相互联通,不需要走回头路,雨天也不用穿胶鞋了,进进出出真是方便。”“我们农民家里不光都有广播,还通了有线电视,不少人家还买了电脑上网,信息也灵通得很。”一旁的黄照兴赶紧补充。
我问了问朱武林种田的效益情况,老朱给我算了一笔帐:大户补贴、良种补贴、种粮补贴等加起来每亩有29元多,购买农机还有补贴。目前种水稻的成本每亩约415元(其中种子约20元、机械翻耕35元、化肥100元左右、农药100元、机械收割费75元、灌溉费35元、其它劳动工具等成本50元左右),平均亩产值1200斤,去年每斤8毛多,约960元;种小麦每亩成本约150元,平均亩收入约300元。不计补贴和劳动力成本,亩均效益近700元。“国家的政策给了我们许多实惠,种粮除了保口粮,还是有钱赚的。”
坐在我旁边的老农民朱金明说:“我刚刚送孙子去学校回来,现在村里绝大部分青壮年在厂里上班,接送‘小把戏’读书的任务就落到了爷爷奶奶身上。双红村小学撤并以后,‘小把戏’读书远了,不如以前方便,家长不放心。”我向老朱解释了农村学校网点调整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意义,老朱表示理解,但对农村学校接送车提出了意见:一是不准时,二是有时候有超载现象,三是停车就停在乡村公路边,风雨天也没个候车亭,家长不太放心。对农村学生接送问题我曾经听过有关部门的汇报,觉得已经安排妥当,现在看来实际操作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当即表示请老朱放心,这个问题会尽快努力解决,下午安排调研组的两名同志专门实地调查一下,找出问题的症结,明天结合这次调研梳理出来的其它群众意见,召集教育局、交通局等部门负责人会商,把接送学生的好事办实,让家长放心。
“因病致贫”是农民的心腹大患,我向一起喝茶的村民问起参加合作医疗的情况。坐在旁边的3组村民戚文良深有感触:2005年老戚患了肝病,花了3.5万多元医药费,由于参加了合作医疗,报销1.2万多元,民政部门也救助了近4000元。“这一万六千块真是雪中送炭。”老戚感激地说。旁边桌上有两位村民凑过来说:“我们参加合作医疗好几年了,没有报销过,这样不是吃亏了吗?”我对他们解释说:“健康也是需要投资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生病。现在合作医疗每人筹资额度120元,自己出50元,政府补贴70元,门诊也能报销一部分了,以后标准还要提高,大家就能得到更多实惠。”朱武林和黄照兴两人说:“对呀,今年开始农户凭医疗卡在村卫生服务站就可以刷卡报销,不用拿着发票跑来跑去办手续了,真方便!”一旁一位今年新参加合作医疗的村民提出:他的医疗卡到现在还没领到,老保户早就开始用了。听到这个情况,我马上将其列入“民事交办”项目,让调研组成员、市委办主任王道平与卫生局长作个沟通,想办法抓紧把合作医疗卡送到农民手中。喝了一个多小时的早茶,很多村民闻讯围过来聊开了……
经常到群众中走一走、听一听,才能切实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求,以便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如果干部对群众仅仅是“叶公好龙”,那么群众自然也敬而远之。只有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