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杭州到南昌一趟列车,能牵起这么多人这么多的牵挂。昨天,本报“提速首日送你回家”的报道一见报,报名电话就一个接一个进来了。年过七旬的老伯说,南昌记录了我的军旅青春;在杭创业多年的小夫妻说,南昌有我们割舍不掉的父母儿女;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说,南昌的母校等着我回去做演讲……
因为是回家,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急切。可惜名额有限,我们最后选择了5位幸运读者。今天,本报记者将和他们一起,乘坐杭州首趟发往南昌的动车组D95次,体验杭州到南昌4个小时08分。
这5位读者,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体会和感受?另外,你对这次火车提速有什么期待和意见?如果你乘坐了高速列车,你有什么印象,欢迎拨打本报热线96068或登录本报网络版(qb.zjol.com.cn)发表留言。
惊喜送给留守儿女
徐区武和妻子在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做生意。南昌老家有个12岁的女儿和一个9岁的儿子。徐区武说,之所以报名,想给孩子们一个惊喜。
他们的孩子正和许许多多留守儿童一样,在家里独自成长。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徐区武不愿多想。他说,他们出来也是没办法的事,是为了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将来,钱是赚到了,可要承受和孩子分离的代价。让他觉得欣慰的是,他的两个孩子性格都很开朗,平时很少会在电话里哭着说想他。
昨天晚上当记者把他被选中的消息告诉他时,这个父亲在电话那头雀跃了。他说,太感谢钱江晚报了,没想到自己这么幸运。在决定谁回家送惊喜的时候,徐区武和妻子开了一个紧急家庭会议。妻子也很想回去,可惜因为要照顾生意,实在没办法走开,最后只能放弃了。
徐区武说,他要去给孩子们买新衣服和新鞋子,给照顾孩子的双亲也买上礼物。
今天,他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爱的距离越缩越短
陆女士和老公是典型的“两地夫妻”,从结婚起,他们就在杭州和南昌两地跑,除去来回坐车的时间,一个周末只剩下一天时间相聚。但即便如此,夫妻两个风雨无阻地坚持了4年。
“从看到会有动车组的新闻开始,我们就盼着能够真的实现。当确切知道杭州和南昌之间也要开动车组时,我都兴奋得快睡不着觉了。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足足多出了一天的相处时间,真的很难得。”陆女士告诉记者,在她的朋友中还不乏相同情况的,对他们来说,如果下午五六点再增加开往南昌的动车组就更好了。
如果能搭上4月18日的第一趟车,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就将成为他们感情越加坚固的见证人。
那里记录了燃烧的青春
电话里,还有不少读者在南昌参过军。70多岁的董玉坤大伯说,南昌是他的第二故乡。1951年,才21岁的他从老家山东搭乘了大篷车和战友们一路高歌到南昌当兵,在那里度过了5年军旅生涯。
那片土地记录了他燃烧的青春,也沉淀了他很多很多难忘的回忆。
“一晃50多年过去了,我只回过南昌一次。那时还要11小时的旅途,感觉来回时间挺紧。当时就回去看了看南昌起义旧址。现在动车组4小时就到了,我真想去看看还在当地的老战友。”董大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