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群众的生活到底怎么样?富村中的困难家庭面有多广?他们对党委政府有什么要求?带着这些问题,在蹲点调研期间,我多次走访低保户、困难户。
这几年,得益于家庭工业的发展,桃源村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40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多出3000多元。家庭工业发展起来后,村里把一些闲置房屋出租给村民,既解决了家庭工厂的用房需求,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去年桃源村级收入超过80万元。这几年,村里投入较多资金修路建桥、疏浚河道、安装自来水等,明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在走访中,我也看到还有少数群众的生活并不宽裕。
走进王大成家中,这名70多岁的老支委告诉我:“现在村民通过发展家庭工业,一般生活都比较宽裕,党委、政府也很关心我们,还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生病了可以报销,但也确实存在个别家庭因病致贫和一些老人生活缺少保障的问题。”62岁的劳阿关因脑溢血而四肢瘫痪、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去世,儿媳妇改嫁,膝下一孙,他的老伴靠打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生活艰难。单亲家庭徐杏娟和管红燕都是中年丧夫,还要抚养子女,生活都比较困难。低保户何彩芳、茹连生年近八十,膝下无儿无女,借居在亲戚家的简易房内。见到这些情景,我的心情显得沉重,这几户困难群众与村里大多数富起来的村民相比只是极少数,可这极少数更需要组织的关心照顾。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后,我一次又一次叮嘱镇村干部,一定要关心照顾好这些困难群众,努力让他们共同过上好日子。
这次走访使我更深地体会到,扶贫济困关键还要制度化、经常化。我们要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抓好社会救助工作,探索低标准起步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困难,使更多的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月9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