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叶海
余本年何许人也?他是现任六横镇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从参加工作起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矢志不渝地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多年来,他荣获了市模范乡镇干部、省级抗非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被省政府荣记三等功一次。
|
余本年在农户家了解情况(右一) |
半年跑遍全镇64个村(社)
余本年2004年从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沈家门街道调任六横之初,就有不少同志劝他:六横现在处于开发建设时期是个“刺棚山”,开发建设中征地拆迁势必会涉及各种群众利益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会出乱子,担子重、压力大。其实,就连余本年自己也曾有过不想到六横工作的念头,毕竟家庭又在沈家门,两地分居家庭难以照顾。但思虑再三,他还是坚决地服从组织安排,抱着扎根六横的思想,到六横上任了。
当时,六横开发建设刚刚起步,涉及拆迁征地等问题较多,经常有群众因利益问题到镇政府上访,加上又要忙于日常事务,余本年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但在压力面前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以换取工作上的成绩。
上任后的前半年时间里,余本年几乎没有白天黑夜和双休日,一心扑在工作上,白天忙工作、晚上理思路,双休日和工作人员到各渔农村(社)调研,了解情况。机关干部和过往的行人经常都能看到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他的办公室灯还亮着。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镇64个村(社),64个村(社)书记他个个都叫得出名字,也正是这半年的时间里,他对六横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工作上的决策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维护群众利益 解决拆迁和就业两大难题
刚到六横赴任时,前任书记留下有两句话让余本年同志记忆犹深:“六横现在是个‘刺棚山’,各种利益矛盾较为突出,工作压力大”;第二句是“第一任领导为六横开发建设搭好了戏台,第二任领导拉开了六横开发建设的幕布,他这位第三任领导是唱戏的”。怎样既解决好“刺棚山”问题,把群众利益维护好,又能把这出“戏”唱好?对此,余本年同志深感责任重大。
近年来,随着六横大开发的进程的不断加快,拆迁征地成为当地基层工作的一大难题。“不管怎么样,都要维护群众利益”,余本年多次带队到外地考察取经,同时带领机关干部走村入户,多层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与班子成员反复研究、讨论,尽量使工作方案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由于事前准备工作充分,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合理,考虑问题细致周到,西浪咀、竹湾、凉潭岛的拆迁安置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拆迁安置和土地征用任务,确保了中远修造船二期项目、浙能集团煤炭中转码头和凉潭岛铁矿砂中转等重大建设项目顺利进展。
如何确保被拆迁群众能够充分就业,是基层党委政府在拆迁征地工作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对此,余本年同志想到了岛上的中远船务、鑫亚船舶等一些知名大企业,他一次次上门与这些企业的老总进行商谈,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企业老总纷纷感叹“余书记真是位为民的好书记,一点架子也没有,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亲自一次次上门做工作,我们要是不拿出岗位来,真是有些对不住他,更对不住当地的老百姓”。
在余本年同志的努力下,这些企业纷纷推出了一批就业岗位,中远船务还一次性推出了40个高级起重工岗位以及其他一批适合当地群众就业的岗位,使236名当地群众通过推介得到就业。
征地拆迁问题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题缓解了,如何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余本年又动起了脑筋。在他的努力下,六横镇成立了有线电视台和宣讲队,开办了《六横视点》新闻专栏,创办了《今日六横》刊物,积极反映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大力宣传镇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六横视点》专栏和《今日六横》刊物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每到节目播出时间和刊物发行时间,干部群众总是争相观看……
带领六横镇走上发展的快速路
在多次调研后,随着余本年对六横了解的越发深入,他也越发地认为六横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在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大有作为,大有潜力可挖。经过反复的思考、推敲,多方面比较、论证,以及与班子成员沟通后及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余本年在镇第二次党代会中提出了“全岛一城”建设新兴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以港兴岛”的发展战略。全镇也正是在他的指挥下开始迈上了发展的快速路。
在他的带领下,通过班子成员和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六横岛开发建设进度不断加快,水、电、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船舶修造、港口物流、临港工业(石化)、海洋旅游四大产业区块已初具规模,特别是中远修造船项目、浙能集团的煤炭中转项目、六横至穿山疏港公路、凉潭岛矿石中转项目、海水淡化项目及六横电厂项目被列入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和争取项目后,港口城市的框架已初步搭建。
2006年,全镇共实现社会总收入46.61亿元,同比增长33.02%。其中工业产值28.2亿元,同比增长39.5%;财政总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47.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73.84万元,同比增长57.5%。渔农民人均收入达6714元,同比增长20%。同时,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生态环境等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群众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