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年代,消防部队很特殊,因为他们仍然与危险贴得很近;在消防部队中,特勤队伍又很特殊,因为他们是危险中冲在最前面的一群,别人无法处置的险境,都要等待他们破解。
程本,杭州市公安消防局特勤一中队代理副中队长,深刻体验到作为一名消防特勤队员的酸甜苦辣。入伍10年来,他参加各类抢险救援820余次,社会救助和执勤任务达250余次,救助人员230人。“如果还让我选择,我依然会进消防部队,依然会选择特勤。”程本说。
A
当特勤就不能总想着生死
程本身上的光环很多,他的事迹也早已被很多人知晓。他曾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6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两次被浙江省消防总队评为“十佳优秀士官”,2006年被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十大平民英雄”称号,被省消防总队评为浙江省“十大灭火救援尖兵”,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灭火救援标兵”。今年7月,程本又被省政府评选为全省模范人民警察。
昨天下午,当他真正站在记者们面前时,大家却丝毫感觉不到什么特殊气息。依旧穿着迷彩军装,依旧与战友在一起汗流浃背训练,依旧在警报响起时,第一个冲上消防车。“其实,我只是个消防特勤兵,只不过经历多一些。”程本说。
2005年5月27日凌晨,杭州东新路长德弄一家小店爆炸后起火。“当时我们只知道店里还有煤气瓶,具体数量多少,谁也说不清。等我们进去才发现,满屋子都是钢瓶。”程本说。
小店两边是大排档,紧邻就是民房,现场煤气味很浓,程本赶到现场时,火已经不大,但液化气的味道很浓,专业的防爆侦检仪也发出了警报:周围液化气浓度,已近爆炸极限。
“说实在的,即使当了8年消防兵,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也有点紧张了,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如果我们消防特勤不冲进去,老百姓的安全谁来保障?”程本回忆说。但此时的程本却提出了一个要求,“只让我带一个班长进去,其他人尽量撤退。万一发生爆炸,也可以尽量减少无谓损失。”程本的话,让在场的不少新兵,含着泪撤向安全区域。
一只、两只、三只……程本每进出一次,站在外围的消防员就揪心一次,他陆续搬出了18只煤气瓶,当他告诉战友,危险已解除时,大家开始自发鼓掌。
“干我们这行,一半凭经验,一半看运气,不能总想着生死,如果这样,就对不起特勤这身衣服。我常常和新兵聊天说,今天晚上我在这里睡觉,说不定晚上突然来个紧急救援,后面的事就谁也说不定了,我们既然选择了消防,选择了特勤,就不要将个人看得太重。”说这段话时,程本显得很坦然,似乎在他眼中,这些危险本就该由他们承担,“就因为我们是消防特勤兵。”
B
救援经历从不和家人说
在今年央视举办的《同一首歌》——“英雄母亲”消防专题晚会上,程本的母亲也被邀请前往北京参加,与全国50多位消防英雄母亲一起,接受大家的祝福。“其实我最放不下家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也从不和家人谈我的救援经历,我怕他们担心。”程本低声说。
记忆牵回2003年8月25日,杭州市下城区百井坊巷皇亲苑小区,一名妇女因家庭关系不和,爬到七楼顶层,两腿悬空在外,欲寻短见。杭州消防特勤一中队赶到后,立即组织营救。但直到中午12点,双方僵持了4个小时,跳楼妇女不愿撤回。此时,轻生妇女体力已很虚弱,意外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程本此时站了出来,他抓住别人给轻生妇女送水的短暂时机,翻身跨过1.5高的短墙,头朝下,左手勾住墙头,凌空抓住坐在楼顶外沿上的妇女,稳稳控制住她,将其解救。
此次救援后,程本没有将经过告诉家人,“自从我当兵后,一开始还会和家人说说部队的事,后来听说,住在老家的母亲每次听见别人提到我,就会忍不住哭,其实母亲是放不下我,担心我。”程本说。
直到有一天,程本母亲在电视上看见了儿子救人的场面,她随即打来了电话,“老妈问我,救人就救人,为什么自己也要跳下去,一边说一边哭,让我保重。”程本说。
后来,程本回家探亲,就不再提起救援经历,“母亲能够理解我,知道我是在帮助更多的人,是在履行一个消防特勤兵的职责,但我还是不忍心让母亲操心,就算善意的谎言吧!”程本眼睛望着窗外,微笑着说。
C
重新选择职业仍会选特勤
说起程本为何当兵,他用“梦想”来形容;走进消防部队,他用“崇拜”来阐释。“但踏入特勤行列,是经过努力的,那年全市消防员中,只有16个人被挑选出来。我从小胆子就很大,又喜欢研究技术,特勤刚好能发挥我的作用。”程本说。
为了应对各种复杂环境下救援需要,程本付出了很多,特勤一辆救援车上就有200多种工具,他要一一熟悉;各种危化品性质,以及发生意外后处理方法,也要牢牢记住;每次救援回来,都要总结经验。
“如果有危险需要救援,我们都要冲在第一线,这时候我们不上谁上?我们的职务、使命和身上的荣耀,都要求我们放下自身安危,去化解老百姓的险境。当然,我们也要将事情考虑得更加充分,将危险降到最低。”
当记者问程本,如果再给他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他会有怎样的打算?程本低头停顿了几秒,接着坚定地说:“我还是选择消防特勤,我愿意继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