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5日讯
今年1月6日上午7时17分,西湖边第一高楼、原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爆破成功。这幢大楼设计时的使用年限是50年,却只用了15年,在一片婉惜声中,有关专家提出,像这样的重要公共建筑,是不是也需要“保护”?
记者昨从杭州市规划局获悉,由该局拟定的《杭州市重要公共建筑拆除规划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刚获批复,即日起实施。国家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评价,这个规范性文件,对重要公共建筑的拆除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国内首创。
-缘起
高楼接连爆破引起专家重视
杭州城市的高层建筑,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当年,杭州五金交电公司大楼出现在武林广场,楼高9层,尽管在今天够不上高层建筑的标准,当时却颇让市民们惊叹。
1987年,西湖边第一幢高楼———中日友好饭店,虽说只有19层,70米高,但在西湖边也颇有“一览众山小”之势。
之后,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出现:杭州大厦,楼高103.6米;杭州市府大楼,高达118.6米……
近几年,摩天大楼的焦点又从武林广场转移到了钱江两岸: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楼,高218米共41层;在建的浙江财富中心大楼,高268米;320米的“双子楼”,已列入规划。此外,钱江新城核心区内,除了市民中心、杭州棋院、国际会议中心、文化中心、城市阳台等大型公共建筑之外,还有20多幢高层商务大楼。
上世纪80年代的高层建筑,目前都面临着修缮、改建和拆除。新一代的摩天高楼还在拔地而起,也许,几十年近百年之后,也会面临拆除。怎么拆?年限不到,会不会浪费?会不会对周边产生不良影响?这些问题渐渐开始走入城市规划管理者的视野。
今年1月,杭州、青岛、广州、沈阳等国内主要城市相继出现高楼爆破的新闻,引起国家建设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重视。重要公共高层建筑如何管理和保护?是不是想拆就拆?有没有相应的规范可循?
杭州是国家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派驻的六大城市之一,有关专家希望杭州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之后,杭州市规划局开始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并着手拟定《杭州市重要公共建筑拆除规划管理办法》,并于日前获得政府批复,成为国内首个相关试行办法。
-规定
50米以上公建未满20年原则不拆
该《办法》对“重要公共建筑”作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五大类,但是不包括已批准的历史建筑和已列入拟保建筑名录的建筑。五大类为:
第一类是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用地内的公共建筑,只要其高度超过50米,或超过15层,或地上建筑面积(含群体)超过3万平方米,就列为重要公共建筑;第二类是座位数大于1200座的影剧院类建筑,如会堂、剧场、电影院、音乐厅等;第三类是体育场座位数大于3万座或用地面积大于8万平方米,体育馆座位数大于4000座或用地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以及游泳馆座位数大于2000座或用地大于1万平方米的建筑;第四类是城市主要铁路客站、长途汽车客站、机场、客运码头的主体建筑;第五类是其他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
《办法》规定,上述所列的重要公共建筑,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条的,原则上均不得拆除:经合法批准建设、结构安全的重要公共建筑,竣工投入使用未满20年或使用年限未满设计耐久年限1/3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内的重要公共建筑;市级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等公共中心区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建筑;城市主要汽车客站、铁路客站、客运码头及区级以上市民广场等城市重要景观节点周边500米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建筑。
重要公共建筑如果要拆除,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审批并公告。未经过专家论证和社会公告程序而擅自批准拆除重要公共建筑,其批准文件无效。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或未按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规定擅自拆除重要公共建筑的,由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纵深
杭城高层建筑将进行疏理清点
杭州市规划局用地管理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这些高层建筑的爆破拆除,也都有一定的批准程序,但只是与一般建筑拆迁一样处理。此次《办法》的出台,将对这些重要公共建筑的拆除给予特别管理。简单地讲,如果拆掉一座楼是为再建新楼,那么在报批新楼建设规划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限制。
比如,会综合考虑这个地块上是不是有重要公共建筑,其设计使用年限有没有到,拆除会不会对周围产生影响,拆与保哪个更合理、更有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会向社会公示,请市民、单位提意见,进行监督。
该负责人透露,由于许多重要公共建筑都有一定标志性,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建筑工艺和水平,可能是未来的“历史建筑”、“文保单位”,所以,下一步,规划部门将着手编制杭州市重要公共建筑保护规划,也是对杭城高层建筑的一次疏理清点。
●新闻链接
19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和资本经济的形成,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出现,它就是“高层建筑”(high-rise building)。高层建筑的出现,主要得益于钢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进步和电梯的发明。
1885年,美国兴建了世界上第一幢高层建筑——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10层,55米)。这座大楼首次采用了钢框架结构,在结构体系、材料应用等方面,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之后,高层建筑的发展很快,从20世纪初至1979年,全世界建成的200米以上高层建筑有50幢以上,其中大部分建筑在美国,著名的有1972年建造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110层,400多米),1974年建造的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110层,443米)。
到21世纪,高层建筑的竞争热点转入亚洲。在我国,目前高度在10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100幢,分布在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20个大城市,其中以上海最多。1998年建成的金茂大厦(88层,420.5米),是“世界第三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