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7月25日讯(通讯员 俞晶 记者 周娜) 日前,杭州海关对外公布浙江船舶出口的半年“成绩单”。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出口船舶(不含娱乐或运动用船艇,下同)115艘,价值7.16亿美元;在出口船舶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了1.18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特种船舶出口快速增长成大“亮点”
出口总量不变而出口额大幅增长,显示出浙江省出口船舶的吨位级别和附加值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特种船舶出口的快速增长是一大“亮点”。据统计,上半年,浙江省出口“冷藏、液货、挖泥、加工保藏鱼产品等特种用途船舶”14艘,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价值0.79亿美元;出口“机动巡航船、救生船、灯船等其他船舶”42艘,价值1.2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浙江省还首次出口了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被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液化石油气船1艘,价值706万美元。
浙江民企掀起船舶投资“热潮”
近几年浙江省掀起“船舶投资热潮”,大量民营资本涌入造船行业,一改过去主要由国有企业“把持”的造船行业结构,民营企业日渐成为造船行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省国有企业出口船舶33艘,价值2.29亿美元;而私营企业出口船舶29艘,价值2.07亿美元,量、值分别增长45%和9倍,增长势头强劲。目前,“浙江船”已出口至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欧盟、日本和韩国市场稳居“前三”,尤其是出口欧盟市场的“浙江船”附加值较高。上半年,浙江省对欧盟出口船舶17艘,占全省船舶出口总量的14.7%;价值达3.01亿美元,占到同期全省船舶出口总额的42%。
专家:“浙江船”打出品牌要迈三道“坎”
“尽管出口势头强劲,但‘浙江船’要真正打响品牌还需迈过三道‘坎’。”杭州海关统计专家葛一波分析船舶出口各类数据后表示。
“这第一道坎就是造船业‘低小散’的局面仍然存在。”据统计,浙江省造船企业多达500多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只有76家左右,这中间有船舶出口实绩的企业为35家,其中出口值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仅4家。相关资料表明,浙江省虽然有4300公里的海岸线,但能作为发展造船业的岸线资源并不富裕。大批“低小散”造船企业的出现,不仅难以适应现代造船工业的发展趋势,也造成岸线资源的浪费。
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是“浙江船”面临的第二道“坎”。目前我国船用设备的80%依赖进口,而日韩的自给率都在85%以上,“造船业规模虽大,利润却被大量进口的船用配套设备所抵消。”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省船用配套设备进口呈快速增长势头。以船舶出口龙头企业――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为例,上半年该企业进口船用柴油机、推进器等各种配套设备4997万美元,同比增长近5倍。由于产业配套能力弱,目前我国出口船舶中进口配件占总装成本的比重较高,出口方式上只得选择加工贸易方式。据统计,上半年,浙江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船舶70艘,价值5.7亿美元,占出口总量、值的61%和80%。
此外,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也是一个值得造船行业重视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造船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船舶出口的竞争优势仍然在于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但随着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在船舶的总成本所占的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加之钢材等主要原材料的涨价,我国造船业的比较成本优势正日渐减弱。据了解,1985年前后,中国骨干造船厂的成本约比日本企业低30%以上,但目前两国的造船成本已相差无几。
对此,海关认为整合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多管齐下”应是可行之路。建议政府提供政策优惠,扶持发展船舶配套产业,提高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行业协会加强规划引导,加速造船行业的整合力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和资金的投入,突破船舶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