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在扩大
尽管离中国很近,记者在滨海边疆区却没有碰到太多浙江人。“除了康奈集中在这里搞了一个工业合作区,还没有其他大型的浙江企业来这里。”鲁季说,做贸易的浙商大部分在莫斯科和边贸城市。
但是,浙江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跨出国门,他们在观望、在考察,但是以前浙江企业手笔都不大,毕竟船小好掉头。“从1985年开始到去年,这21年时间里温州企业走向国外的总共有426家,总投资不到1亿美元,平均每家投资不到24万美元;而今年以来,往国外发展的22家企业,总投资达2000多万美元,平均每家90多万美元。企业单个投资的规模在增加。”温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外经处处长夏林红说,从贸易到投资,浙江企业走出去的结构也在调整。
俄罗斯方面透露的市场信息表明,家电、轻纺产品、建材是当地的紧缺商品。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的市场需求,未来几年内将以年均15%的幅度递增,而其“自给度”仅25%;棉布、服装、鞋帽等轻纺产品的年进口额高达136亿美元;壁纸、塑钢门窗、厨卫用具等装饰材料也需大量进口。专家认为,这块市场对于浙企而言,几乎可用“量身定做”来形容,“钱景”非常诱人。上述家电产品浙江有不小的产能,萧绍一带的轻纺业、杭嘉湖地区的建材业更是浙江制造的传统强项。
投资俄罗斯,注意这几条
配套产业缺乏
因为当地轻工业极其“短腿”,没有实力的公司走出去还是应该多考虑。“你看这些精美的家具,一个把手、一个插销、一个铜片装饰,都要从国内运来,如果量少成本就会很高,即便关税、运输成本都降低了,也没什么赚头。”
劳动力紧缺
俄罗斯人的生活观念和中国人不太一样,他们享受生活,习惯日薪制,消费能力强劲,但在很多老板眼里,有这些习惯的显然不是一个好工人。所以在俄罗斯办厂,企业大都喜欢用国内的劳工,然而国内的劳工出境办手续很麻烦,申请时间长,而且每年必须办一次。
要有耐心
去俄罗斯前,导游借用了巴菲特的投资名言:“要记住三条,第一要有耐心;第二要有耐心;第三,记住前面两条。”当地人做事情的效率确实很低,“来这里投资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一批产品运出去,检验检查可能要过几个月,如果资金紧张,很容易造成企业瘫痪。”浙商黄育增提醒。
入乡随“俗”
浙江人的习惯,到外省投资都会问一下有没有优惠政策。乌苏里斯克市杜马主席尼古拉耶维奇·鲁季似乎对这套并不熟悉,不过他的回答也挺有分量:“你们不来,日本韩国的企业就过来了。”浙商黄育增则表示,杜马主席每周一都会来合作区现场办公,有时候周末打电话给他,他也会接——对于俄罗斯的政府官员来说,这样的服务态度就是很好的优惠政策了。
注意政策风险
“在俄罗斯建工业园区,最担心的还是政策变化。”康奈集团副总郑莱莉说,现在两国之间的关系比较友好,经济往来也比较频繁,加上国家商务部也很支持,总体大环境还是好的。“当然要走出去,这个风险难以避免。只是在选择国家的时候,至少选择经济政治比较稳定的,如果到打仗的地方去办工业园区,我们肯定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