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职业都有“精神按摩”的需求
除了环卫工人、警察、公务员、医生等这些特殊的行业存在职业心理上的特殊性外,其实每个职业都有需要“精神按摩”的群体。就连朝气蓬勃、再健康不过的大学生群体也是如此。
现在到医院看心理医生的在校研究生明显比往年多了起来。根据汪医生的病例分析:这个群体面临着的心理压力是常人不能想象的。首先面临经济问题,家里条件再好,一些研究生觉得还向家里要钱心理有负担,加上年龄也老大不小了,个人问题也需要考虑和解决了。特别是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如果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不是很好,再碰上个感情问题,这些问题一起出现,没有几个人能够受得了的。现在,每所高校都配有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给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一些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处理系统,一发现问题,马上由心理专家和精神科医生给予支援。
汪医生说,他们正在积极筹划一项“员工帮助计划”,由企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等几方联手,对行业人群进行心理帮助。这一计划被形象地称为“精神按摩”。
需要帮助员工解决的个人问题,有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裁员心理危机、灾难性事件、职业生涯发展、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饮食习惯、减肥等等各个方面,从而使员工在纷繁复杂的个人问题中得到解脱,减轻员工的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
这种被称为“EAP计划”的职业心理指导,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风行美国。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85%的企业都聘请有EAP的专业公司,为自己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服务。目前国内“海尔”、“联想”两大集团已经开展得很好,2004年8月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在国内首次针对公务员实施了EAP计划。
汪医生说,如果有可能,他们希望先从殡葬行业入手试行,再逐步推开。
在杭州市殡仪馆,时常听到馆长鼓励员工:“别人瞧不起我们,我们自己得瞧得起自己!”这种“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不失是一种好方法。
这一次,在有针对性地给殡葬师傅们分析了一些如何自我减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辅导后,汪医生建议师傅们与人交往时,不一定要握手,可以转换一种方式来增加自信,如点头或语言问候等。更不要总是以为别人都会嫌弃自己,可以反过来想一想,也许人家会理解的。交朋友可以先从同事开始,慢慢地向外发展。
不过汪医生也想通过我们向社会呼吁,殡葬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