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6日讯
外来务工人员已占到宁波全市二、三产业工人总数的56%左右。那么,在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情况到底如何呢?日前,上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门的课题组,对宁波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做了一次全面的调研。昨天,记者采访了宁波市参与调研的有关专家。
调研显示,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呈现出五大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青壮年占较大比重
在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中,45岁以下的青壮年约占90%,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队伍的主力军,不仅身体素质较好,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强。他们中有不少人从事的是苦、脏、累、险等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25岁以下外来工的比重有所波动,2003年、2005年分别为39.9%和37.2%,而46岁以上的外来工比重则从2003年的8.9%上升到2005年的10.5%。
技能与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中,本省人口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22.13%降到2005年的12.6%。相比之下,从安徽、四川、江西、贵州、河南等省份流入宁波的人口在不断增加,到2005年,从这些中西部地区流入的人口已经占到宁波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的近63%,而这部分人员的技能和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据市政府相关部门统计,2005年宁波外来务工人员中,80.4%的人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69%的人处于“稍有技术特长”的状态。不过,与全国农村未外出人口相比,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的比率要高出约十个百分点。
研究发现,宁波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广东一些城市相近,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源地同时也是广东沿海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来源地。
聚集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最多的行业是传统制造业,比如食品、塑料品、小五金、打火机、服装加工业等简单生产部门。2005年末,在这些生产部门从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达到24.4%。在其他行业的分布情况为:批发与零售业占22.2%;住宿和餐饮业占14.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10.0%;建筑业占8.9%。
这些情况表明,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的均是比较低端的第二、第三产业,这些产业部门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迁徙式特征逐渐呈现
从2004年、2005年的数据资料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在宁波居住一年以上的比例均在50%左右。外来务工人员中很多是家庭户,有些甚至是直系亲戚都在宁波务工。这种举家迁徙前来务工的家庭,在宁波的居住时间较长,几年不回家乡已是常事,这说明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较大程度上已从“候鸟式”的流动就业模式,向“迁徙式”的稳定就业模式转变。
据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出双向的、职业与身份背离的、季节性的“候鸟式”流动就业模式。现在出现的“迁徙式”就业模式,其特征是举家外迁、基本脱离农业生产、长年在外打工、就业和生活相对比较稳定。
社会保险参保率有待提高
宁波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参保率最高的是养老保险,约为14%;医疗保险与失业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仅有10%和6%;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也不高,而工伤事故却时有发生。这方面有外来工自身的原因。
虽然2005年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月均收入为1042元,而全国农民工月工资大多集中在500—800元,但就主观方面而言,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主要是为了获取可支配的货币收入,他们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意义缺乏全面的认识,受到传统农村保障观念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认同。
相关链接
国务院研究室去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在收入方面,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元至800元之间。
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农民工在传统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新通道,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
我国农民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农民工规模仍会继续扩大,但增速将趋向平稳。据调查, “九五”时期农村劳动力年均增加584万人,年均增长1.3%; “十五”前4年(2000年—2004年),农村劳动力年均增加433万人,年均增长0.9%。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较长一个时期内的特征。
农民工流向仍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为主,但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扩散。农民工转移仍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为主,但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