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集团→俄罗斯:走出去要打“组合拳”
6年前,时尚之都巴黎开出第一家名为“康奈”的中国皮鞋专卖店,此后,“康奈”开始在国际市场扩展,在美国、意大利、希腊、法国等10多个国家100多家海外专卖店落地生根。如今,敢想敢干敢创新的康奈“心”更大了:2006年,康奈集团联合黑龙江吉信集团,投资20亿元,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兴建占地2平方公里的经贸合作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60家中国企业。
日前,记者一行专程来到了俄罗斯乌苏里斯克采访,一排排粉墙蓝瓦的厂房已经整齐地矗立在面前,一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而在安静整齐的园区里,6家中国企业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始生产。一位来自温州的老乡告诉记者,俄罗斯“禁售令”驱逐了大量临时摊位,所以作为当地的正规企业,他们的订单一下子增加了不少,3个季度的量都赶着1个季度完成,而且价格也涨了不少。
据合作区负责人黄育增介绍,如今合作区一期已经接近尾声,总投资8亿元,明年8月前还将有20户企业入区。“中国人做事效率就是高,由于环境影响,虽然这里一年只有7个月适合基建,而项目去年8月才动工,但现在已经呈现雏形了,并有6家企业已经入驻开始生产。”记者到达合作区时,乌苏里斯克市杜马主席尼古拉耶维奇·鲁季正在合作区指挥办公室现场办公,合作区一周一变的速度让他每次来都充满了期待。
记者(以下简称记):近年来康奈一直忙着在国外开专卖店,把品牌挤进国际时尚之都,为何突然想到在境外设立合作区?
郑秀康(以下简称郑):这是企业走出去战略中的一个创新之举,是“走出去”的一次升级转型。不管怎么做,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要创建国际一流企业、国际一线品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坚持国内国际市场的同步发展,才能使企业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和更为强大的竞争能力。企业“走出去”,不仅仅是产品走出去,它的内涵应该更丰富,浙江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而且应该“走进去”、“走上去”,创建合作区意味着“康奈”已经在“走上去”的道路上。
另外到境外设立合作区,还可以把国内产能过剩的企业一起带出去,大家一起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记:国务院支持的首批境外合作区只有8家,你们是怎么成为其中一员的?
郑:去年初,为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商务部组织相关企业竞标,能搭上政府的顺风船自然能事半功倍,所以当初全国参与投标的企业有60多家,过程非常严格,不仅要考察合作区的规划,考虑所处国家的稳定性,还要考虑投资企业本身的实力和企业文化。
以前只有面试别人,当自己被人面试的时候还真有点不自在。当然我们抱着即使得不到支持也要走出去的态度,最后我们成了8家中标企业中的一员。目前已经有6家企业获得验收,浙江2家企业都通过了。
记:不少企业自己“走出去”,也有企业为了配齐自己的产业链而创办工业园区,“康奈”此次“走出去”不是创建专业工业园区,而是搭建境外平台,据了解康奈自己的鞋子还没有在合作区生产,但已经有4家鞋厂进入合作区了,企业毕竟不是做公益事业的,此举意义何在?
郑:康奈的海外市场目前主要集中于欧美,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海外市场网络不断拓展,亚、非等地区业务正在扩大,合作区为康奈提供了便利,可以进军具有巨大潜力的俄罗斯市场,辐射东欧、中亚、东亚等市场。
另外投资合作区本身也是整合资源的过程,尽管康奈鞋还没有在俄罗斯市场大展拳脚,但境外工厂也开始启动。另外,我们也看中了俄罗斯当地的森林资源,不久的将来康奈可能又要增加一个新产业。走出去要打“组合拳”。
记:有人说,创新就是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并勇敢地去尝试,康奈建立合作区也可谓是“走出去”过程中的创新之举,那么郑总觉得浙江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郑:浙江的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去俄罗斯、越南、泰国等一些新兴市场,机会可能会更大。像俄罗斯,轻工业不发达,我们在那里开设园区,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普遍欢迎。境外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政策风险,能有政府支持,又能跟当地共赢,相信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另外,中小企业单打独斗力量小成本大,可以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联合“走出去”,这样既可以办成单个企业没法办成的事情,还能够节省成本。我们在乌苏里斯克设园区,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的支持,符合国家导向,企业有序、理性地“走出去”,既可以解决人生地不熟的问题,因为有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还可以规避诸如政策变化等带来的一系列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