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调查身边的生活习俗作为工作
在成为普查志愿者之前,葛秀仙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一无所知。
今年65岁的葛秀仙,是余姚市酱园街社区的居民,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普查,纯属偶然。
从余姚电信局话务员岗位退休后,她在当地老年大学报了一个文史班。这个班以讲述余姚的人文历史为主,60多人的班级里,她任学习委员。今年5月底,来讲课的余姚文史专家诸焕灿讲起了余姚20多座桥的历史,而被誉为“浙东第一桥”的通济桥,引起了葛秀仙的兴趣。当年,正是这座北宋古桥,让原本是宁波江北慈城人的她,动了定居余姚的念头。
“桥有着怎样的历史,桥体的对联寓意为何……”面对葛秀仙的种种疑问,诸焕灿建议她可以去报名参加民间普查员,“在那里,说不定可以找到更多的答案”。
当天下午,葛秀仙报了名。普查员——这份有趣的“工作”,让她知晓了许多民间历史传说,也对普查工作来了兴趣。
6月29日,社区打来电话通知葛秀仙,参加普查员培训。在余姚影城,葛秀仙看到了和自己同样身份的300多名普查志愿者,有大学生村官、文化站负责人、村里一些老艺人,很多都是熟人。
“以老艺人居多”,葛秀仙后来才知道,这些老艺人是余姚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毛遂自荐的,别人推荐的,都可以成为普查员。
培训有3个小时,讲课的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竺蓉。竺蓉讲了一个关于“宁波娘舅威信高”的典故,解释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葛秀仙一下子有了联想,在笔记本上写下两个字“啷哉”,这种余姚方言算不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她的疑问立即得到了证实。在会场,人手一张的《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览表》背面,葛秀仙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项目,有18大类,第一项就是民族语言。
在这张表格里,兜揽生意时的吆喝、小孩过百日的穿着等等,全部囊括其中,这令普查员们大开眼界。
把调查身边的生活习俗作为一项工作,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新鲜事儿,也给他们即将开展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间消失了和即将消失的东西”,葛秀仙按图索骥,有了自己朴素的理解。
根据要求,葛秀仙在8月中旬前完成了10多个普查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到采访100多个人。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给每位民间普查员发了一个工作证,有效期为5年。
“自下而上”的普查模式
“32个社区,两个月,开支5万元。”对于奉化市文化广电局报出的数据,杭州余杭区的一位负责人觉得难以置信。
根据其他地区的普查模式,1个月,普查了4个村,2个社区,一般要花去10多万元的资金,“开销大不说,照这个进度起码要一年半才能完成”。而根据浙江省文化厅的要求,16个普查试点的工作要在年底全部完成,以便明年在全省全面铺开。
在余杭区负责人看来,两个地区惟一不同的是,奉化参与普查的是来自32个社区的居民,而余杭则是文化站的20多个工作人员,沿用的是3年前浙江省开展民间艺术普查的做法,从上自下的重点式普查。那次小规模的普查,最终花了3年的时间。
“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经不起长时间的等待。”竺蓉觉得,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方式迫在眉睫。
在竺蓉看来,老模式是一种政府自上而下的关注,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来自民间由下而上的有意识行动则不同,“培养一支非物质文化普查的民间队伍,更能让每个人都学会保护身边‘活’的历史。”
网上的调查结果为她的观点提供了佐证。在“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挂着这样一个调查,“您认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竺蓉每天都会上去看看投票结果,“33.3%,‘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总是排在首位。”
人员短缺尤其是个大问题。目前通用的普查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写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在这本厚达306页的手册里,仅戏曲一项就有13张表格要填写,一张《专业戏曲演出团体调查表》,就囊括了所有制、音乐设计等130项内容,“这对于很多只有高中水平的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是难以胜任的。”她认为。
自下而上的普查员模式就不一样了。
“以村、社区为单位,宁波全市4600多个村和450多个社区中,自愿的、能写的、有点文化特长的村民、居民都可以成为普查员。这个力量就大了。”竺蓉说。人员确定后,宁波市文广局专门组织了一批专家分赴11个县(市)区,对他们进行培训,“搞懂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对普查的兴趣也上来了。”讲了20多场后,竺蓉心里有底了。
长达306页的《手册》,也“改头换面”了,“浓缩”成一张《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览表》,只要是普查员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都可填入线索表,对项目做个简单描述,表格背面还有项目提示说明和咨询电话。这些项目汇总后,由研究中心统一进行取舍。
为了争取到更多保护资金,宁波市文化广电局还动了一些心思:普查尽量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挂钩。去年,在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宁海平调、梁祝传说等4项晋升为国家级,省级有22项。“不仅是划拨了一部分资金,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遗产开始引起重视了。”
7月初,全省第一支由市、县、乡、村四级网络组成的4368名普查员队伍,开始在宁波民间开展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