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共鸣产生的民间文化保护原动力
一轮普查工作刚刚结束时,葛民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失落中。
在他的记事本最后一页,赫然写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迫在眉睫”,后面是几个大大的惊叹号。他的普查结论是,村里大约3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亡掉了。
为此,葛民曹做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图,张贴在村头墙上。村里失传的4项手艺,用红笔重重地标示出来。在末尾,他写了一段话,“传统的农具制作,我村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会做得像模像样,这在农村里着实让人失望。”
后来的事情,让葛民曹意想不到。
村里一位退休教师和一位民间文化爱好者,自愿当起了葛民曹的副手。经常有村民抱着一堆旧书、旧谱守在他家门口,一等就是三四个小时,仅仅是为了供他挑选“感兴趣的东西”。
甚至是老葛在村里溜达,时不时会有人从院子里探出头来问上一句,“老葛,来看看阿拉屋子的这些东西是啥非物质么?”
得知老葛缺少族谱资料,村里一位高龄老人,大热天坐车赶到宁波市区的天一阁,抄来葛洪的典藏资料。线索好坏不论,报来的都会被认真地填入表格。这恰恰契合了宁波市此次普查的原则,“允许错报,但尽量不要漏报。”
老葛一个人的民间普查,最终演变成湖头村一群人的自愿行动。
民间的热情,让竺蓉看到了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希望。“讲述身边的历史,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这是产生民间文化保护力量的原动力。”对村民们的自愿行为,竺蓉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随着宁波市民间文化普查的铺开,这种原动力变得格外活跃起来。
在竺蓉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一位姓乐的市民,自制录音的20多首流传于宁波地区的民间小调和民间行庙会用的曲牌;还有一位姓庄的市民在几十年农村工作中,保存的民间积累下来的作物栽培经验顺口溜。送过来的原因是,“觉得就这样慢慢消失了,挺可惜的”。
“普查员也好,热心参与者也好,他们的热情激发出来,文化保护和传承才有了可靠的根基。”竺蓉说。按照宁波市文广局的计划, 4368名普查员的普查成果将以文献形式出版,未来5年,他们还被寄予了保护当地遗产和向居民普及非物质遗产文化知识的期待。
就像种子,播种下去总有散开的力量。现在的葛秀仙,已不再满足于对“消失了、即将消失的东西”的探求。
“一条街,一个社区的名称由来,也是非物质文化。”比如,她住的社区叫酱园街,据说以前是个老字号,现在她想去探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