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找寻离散的亲人,寻找久违的亲情”,继续我们寻亲大会特别报道。在我们寻根温州的报道中,河南洛阳、渑池和三门峡已经被提到过很多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至少有六七百的温州弃婴被送到了当时这三个城市所在的洛阳地区。那么,寻亲小组此次河南之行能见到多少温州儿女?他们,在那里生活得好吗?
正文: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又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我们到达了这座让很多温州父母牵挂的城市——洛阳。由于当年温州的孩子送到这里,是通过两地的民政科操作的。于是第二天一早,寻亲小组找到了洛阳市民政局,但社会福利科的张科长遗憾地告诉我们,当年火车一到站就被人领养走了一批,所以民政局没有任何档案资料。
(采访:河南省洛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张科长 洛阳当时是一个地区,洛阳大部分农村都有抱养,到车站下来后(直接领养了)。)
那么洛阳市福利院会不会有线索呢?
(采访:河南省洛阳市儿童福利院裴院长 当时来了两批,一批大概五六百个孩子,(那就有上千个孩子了,)但是这个来了之后就发掉了,发到县里去了,(资料还有吗?)那个院里没有资料。)
(采访:河南省洛阳市儿童福利院王主任 作为福利院来讲,当时没有参与这个工作,没有通知福利院去接,福利院也没有管分发,也没有管护理,全过程福利院没有参与。)
这样的结果,让寻亲小组非常失落。但这时,一个人的出现,又给了我们一丝希望。(现场 走进张大勇的家)眼前这位从瘫痪在床16年的张大哥,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但却是洛阳寻亲团的寻亲大哥。十几年前,因为一期电视寻亲节目,深受感动的他在家人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寻亲网站。
(采访:河南洛阳张大勇 慢慢了解之后,我发现洛阳的人数是相当多的,就是说从江浙沪来的,还有一些有的是通过官方过来的,象温州的,是民政对民政过来的。)
在帮助洛阳寻亲团寻亲的十几年里,张大哥曾经找到过一个当年负责接收孩子的老人。
(采访:河南洛阳张大勇 椐她说,一批大概有80个左右,两批就是160个左右,这是针对温州那块。如果再加上江浙,因为当时好象隔几个月一批,隔几个月一批,连续几年都是这样,总数她估计恐怕有几千人,两三千人左右。)
不幸的是,现在张大哥怎么也联系不上这位老人了,而在民政局的退休员工名单里也没有她。记者心里一沉,当年那六七百个温州孩子现在都在哪里?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温州吗?寻亲小组决定到洛阳附近几个县市走一趟。第一站在三门峡,由于时间仓促,我们只见到了刘正峡,但他只知道自己是从上海坐火车来的。
(采访:河南三门峡刘正峡 在我们这个村,来了两批,59年末,60年初,我是60年三四月份左右。)但按照时间推测,刘正峡很有可能就是从温州来的。可现在除了耳朵上有一个记号外,他没有任何其它什么线索。沉重地离开三门峡后,我们前往渑池,但在这里见到的十几个寻亲者线索非常一致,又是上海!虽然线索没有完全对上,但大家有句话,想托我们带给亲生父母:爸爸妈妈,别担心,我们在河南生活地很好,河南的爹娘非常疼爱我们。就在记者以为一无所获,准备离开河南的最后一晚,有三位寻亲者找到了我们。
(采访:河南洛阳寻根者 我来的时候,手臂上带着的牌子是温州的牌子。)
没想到在最后一刻,我们见到了温州儿女,而更让我们惊喜的是,这位大姐不但是首批前往温州的洛阳寻亲团成员,而且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采访:河南洛阳寻根者 开心,现在也开心。我是幸运,我是最幸运的。我们第一次去温州,9个人,找到了三个。)
可另外两位大姐,当年手上的牌子只有编号,没有地点。和很多河南寻根者一样,他们只知道自己是从上海坐火车来的。即便如此,在他们心里,温州就是自己的家乡。
(采访:河南洛阳寻根者 特别有一个特别明显,她一直以为是上海的,结果找到是温州乐清的。)而那位寻根者有一个特征,牛痘是种在腿上的。
(采访:河南洛阳寻根者 就一分钱那么大,就都是种在腿的这个位置的是吗?对,就是这个位置。所以你们觉得可能也是温州的?对,可能是温州的。(就是说,当时送到上海,统一分的。)对,送到上海了以后,洗洗澡,换换衣服,然后统一(分)。)
也许,在当年从上海开来的一列列火车上,到底载着多少温州儿女,多少浙江儿女,谁都无法解答。但几天采访下来,让我们最为感慨的是这些抚养孩子们长大的河南的爸爸妈妈们,正是有了他们无私的爱,才让这些当年的孩子们健康幸福地长大成人。
1818黄金眼特别寻亲小组河南报道。
后导:我们也特别希望,当年因为种种原因丢弃孩子的家庭,特别是金华、温州、湖州、嘉兴等地的观众能和我们取得联系。不管有多少难言之隐,在有生之年,骨肉团圆,才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