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6日讯
提起手中久违的笔,给家人、亲朋写一封家书——钱江晚报中秋家书征稿虽然已于昨日谢幕,但由此引发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却没有结束。
“你们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抢救优秀的家书文化。”民俗、社会、传媒等各行专家、学者对本报组织的此次活动大加赞誉。
家书不可替代
“家书是传统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吴露生表示,它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体现了浓浓亲情,承载着血缘文化,绵延千年自古受人推崇和使用。如“陶渊明家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范本家书。
现代科技进步,通讯手段发达,家书式微,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是令人悲哀的,不引起足够重视,家书有消亡的危机。”吴露生说,其实家书有着其他通讯手段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等的综合载体,相比之电话、短信等,白纸黑字的家书更具有珍藏和“玩味”的价值,是一种真实心声的体现。“这几天我收到不少中秋祝福短信,但看得出不少都是相互复制的。”吴露生说,但家书需一笔一划用心写就,这也正是家书的可贵之处。
家书并未被丢弃
“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家庭的观念历来非常看重。”浙江省社科联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教授说,“鸿雁传书”自古流传反映的正是中国人那种家庭观和亲情观。只不过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慢节奏的书信被暂时冷落,人们情感被深藏,久而久之不写家书成了一种习惯。
“深藏不代表丢弃,社会竞争加大更触动了倾诉的冲动。”杨建华说,书信那种细腻、温婉、真切的表达,恰恰能够让人在忙碌和焦灼中得到片刻的宁静,成为人们心灵的家园。
所以,当本报发起了中秋给亲朋写家书的倡议后,如同“催化剂”般激起了人们对家的眷恋。人们发现,原来他们还可以通过写信,畅快地谈谈平日里不大敢说的话。
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苏宏斌对此表示认同。“电话、短信交流更接近于口语化,有些心里话很难说出口。”他说,而书信则不同,文字可以把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强烈。此外,人们都是有一种怀旧情绪的,家书可以勾起人们很多美好的回忆。
家书有利社会和谐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李岩很认真地阅读了报纸上选登的几封家书,在感叹家书传递的温馨与感动之余,也肯定了“中秋家书征稿”活动的价值。
“我觉得中秋家书征稿这样一个活动,最大的意义应该在于能唤起现代人们日渐淡薄的家庭意识,唤起世间最美好的亲情、友情、爱情。
她认为家书活动让人产生共鸣,很多人在家书中找到了家的印记。“曾经一部《大长今》让很多人回到了厨房,那么这样一个关于家书的活动会让更多人回到‘家’。”
专家们同时认为,在社会情感略显淡漠、疏远的今天,家书依旧抵万金,倡导写家书还有利于社会和谐:家书表明“心中有家”,强化了写收双方的情感,凸显的是家庭和谐及“尊老爱幼”等社会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