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诸暨发展的历史,其实是一部进位争先的创新创业史。全市已形成15大块状经济,其中袜业、珍珠、提花布、铜加工及管业、纺织服装等五大重点块状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目前,全市拥有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10万多家、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国家级品牌56只,荣获“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综合实力奖,是“2007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7.76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4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12位,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县级市第5位,有2家企业入选“2007中国企业500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这是省委从我省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关键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而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当前,诸暨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惟有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的人文精神,才能实现“争进全国二十强”的目标,才能顺应人民群众盼富、思富、共同富裕的愿望。
创业是发展之基,是实现争先进位的内在动力,也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诸暨在新一轮推进全民创业的进程中,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方向。一是要进一步壮大创业队伍。创业的动力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植根于人民群众。推动创业富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鼓励人民群众共建全面小康,共享发展成果。二是要进一步拓宽创业途径。放宽领域,拓宽渠道,既是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要冲破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降低门槛,打破瓶颈,激发活力,拓宽人民群众创业的领域和渠道。在准入条件上,坚持放宽领域和降低门槛并举;在创业来源上,坚持挖掘潜力和借助外力并举;在创业主体上,坚持抓规模和质量并举。三是要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创业的重要前提,是一种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强化导向,积极营造崇尚创业的舆论环境;要转变作风,着力落实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要改进服务,合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四是要进一步弘扬创业精神。不断创新、奋发创业是诸暨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百万诸暨人民20多年艰苦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要弘扬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的精神;要弘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要弘扬敢于创新、善于突破的精神;要弘扬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精神。
创新是力量之源,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诸暨要全面提升产业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一是要以培育科技型企业为着力点,推进发展动力创新。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各类研发中心,着力培育科技型企业;要培育和提升袜业、珍珠、电脑刺绣机等区域科创服务中心,推动块状经济和中小企业技术进步;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加快实现“诸暨制造”向“诸暨创造”的转变。二是要以第三产业为突破口,推进产业结构创新。转变理念,在做“精”一产,做“强”二产的同时,着力做“大”三产,既注重“工业立市”,也要提倡“商贸活市”;突出加快提升传统商贸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两个着力点,切实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重视发展会展经济,集中力量办好西施文化节、袜博会、珍珠节等节会;坚持基础建设和营销两手抓,打响西施故里、五洩风景区、东白湖生态旅游区品牌,全力做强做大旅游经济。三是要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发展方式创新。要从源头治理着手,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的监管、指导,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要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产业发展。四是要努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推进开放创新。要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在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高科技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外资方面有新突破,特别是要鼓励发展“回归经济”;要优化产品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由出口创汇向出口创汇、出口创牌转变;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国国家战略的机遇,以基础设施接轨、产业接轨为着力点,加强经济合作,积极争创新的发展增长点。此外,还要高度重视中心镇培育工作,带动推进城乡布局创新;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文化发展创新。
创新是时代赋予的要求,唯有创新,才能勇立潮头走在前列;创业是诸暨人文精神的核心,唯有创业,才能实现富民强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全民创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在全社会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使诸暨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力争早日实现“争进全国二十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