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
全国、全省和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以来,工商部门把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视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扎实推进。
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地毯式的排查纠错,摸清整治范围内的食品经营户和无照经营食杂店底数,并在“经济户口”和食品安全“电子地图”中予以特殊标注。二是对整治方案再研究、再部署,拟定详细具体的细化方案,确定工作进程和阶段性目标。三是建立督查制度。市工商局专门成立三个整治督查组,对专项整治行动情况开展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市工商系统进行通报。四是建立了信息报告交流制度。全市工商系统形成了信息专人负责、专人审核上报的工作制度,保证每周至少一篇整治信息上报。截至目前,全市已统一印发整治工作简报12期,在宁波市工商信息综合网上刊登整治信息200余条。
全市工商系统以舆论宣传为先导,将9月确定为国务院《特别规定》和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宣传月,通过开辟社区宣传栏、媒体专栏、上课培训以及送法上门等方式,向所有商品销售者发放了《流通领域食品销售者违法经营法律责任告知》和《流通领域食品销售者规范经营行为指引》,宣传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目前,全市系统发放《指引》 《告知》共25613份,举办培训班48期,参训13568人次;各级媒体宣传报道108篇。让规范服务商家,让培训提升商家,让执法震慑商家,把过去的“工商管你”的“他律式”变成“我要规范”的“自律式”。同时,全市统一进货、销货台账已经向整治范围内所有整治对象进行发放,并根据责任区管辖划分,明确责任人员,指导经营者规范建立进货查验和记录进货台账等制度,使食品溯源有据可查,让食品“来有影”、 “去有踪”,问题食品“追得回”。
全市工商系统围绕重点商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展开了拉网式检查。尤其在中秋、国庆节日,抓住重点,一个一个检查,使节日市场监管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截至10月15日,全市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6616人次,检查经营企业和个体户25966户,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790个,整治重点区域263处。目前已取缔无照经营1016户,捣毁制售窝点25处,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案件129起,已责令不合格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退市1257.95公斤、销毁2480.43公斤。同时,工商部门充分运用“四位一体”检测手段,共抽检各类农贸、农批市场、超市等1743家(次),检测各类食品10.29万批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61万批次,定性检测总体合格率为98.9%。与此同时,工商部门还启动了食品质量评价性抽检制度。对华润万家、好又多、三江、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新一佳、欧尚、农工商、乐购等10大超市以市场食品消费量大、日常质量监测合格率偏低、消费投诉相对集中的食品为对象,抽取了10大类食品共500批次进行了包括定量检测、定性检测、标签标识和商品准入四项内容的质量评价性抽检。抽检食品总合格率为89.2%,其中,定量检验合格率88%,标签标识合格率94.5%,定性检测合格率81%,食品准入合格率100%。开展流通企业食品质量评价性抽检,采取“倒逼机制”,积极推进全市食品销售企业食品质量自律制度的纵深发展。
下一步,工商部门将结合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日常规范监督管理,积极构建执法制度体系、经营者自律制度体系以及社会监督体系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为保证我市上市食品质量安全可靠、确保我市食品市场交易有序规范作出积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