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家的?这个推论无法确认
自从那个80多岁的老先生走后,查勇越想越觉得,这东西来自徐志摩家可能性很大。
“徐志摩当年曾去过欧洲,这东西很可能是他带回来的。再说,徐家当时是我们这里数一数二的名门大户,这东西不出在他家,还能出在谁家?”
吴德健曾在徐志摩故居管理所工作,他也来看过这个冰箱,他说,只能确定这个冰箱年代久远,是否属于徐家他无法确认。
但查勇还是认为,冰箱来自徐家可能性很大。昨天在查勇古玩店的玻璃门上,我们看到一张纸,上面写到:“据说此冰箱是当年伟大诗人徐志摩从英国带回上海,再从上海运回海宁……(这冰箱)证明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情。”
中国最古老的冰箱有2400多年历史 乾隆皇帝用的那个冰箱 曾经拍出81.5万元港币
现在我们看到的冰箱都是带电的,有着金属外壳和压缩机的,这些都是舶来品。但是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冰箱”。而且到明清时期,制冷技术已经运用得非常广泛,无论当时的皇室、达官贵人,或是民间都已经有了储藏冰块的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取用。
中国古代就有冰箱
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光明说,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制冷技术,始于春秋时期,当时最主要的功能是夏天的时候,放在房间里面,让人凉快下来。后来,才慢慢发展成为储存食物和酒的工具。
去年年底,国家博物馆首次展出了战国时期的曾侯乙青铜尊盘,被称为当时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在尊与盘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
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了几个“冰箱”,其中有2件清代乾隆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冰箱和2件清柏木冰箱,都可以放入冰块,从而降低冰箱内的温度。箱体高、长、宽分别为45厘米、72.5厘米、72.5厘米和82厘米、91厘米、90厘米。冰箱两边还有提环,看起来都是扁扁的箱子,不像是现代瘦长型的冰箱。
有消息称,早期的冰箱无论进口还是国产,外壳大都是木质的。但是只要从它们的形状上就能分辨出来。国产冰箱一般还配有箱座,两侧设提环,顶上有盖板,可以从上面打开,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木箱子。而进口的木冰箱,外形与现代冰箱近似,分上下两个门,最初用的也是冰块。
“但是中国古代的制冷只会使用天然冰,人工制冷在19世纪才开始出现。”陈光明所长说。
乾隆皇帝爱吃的肉就用冰箱保鲜
去年年初,沈阳故宫展出了200多年前乾隆皇帝使用的冰箱——“画珐琅宝相花冰箱”。它能装五六十斤东西,跟现代小型冰箱容量差不多,当年装着乾隆喜爱的食物、猎获的野猪肉和狍子肉等。
由于数量不多,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很难见到古代冰箱,就连拍卖会上也只有寥寥。即使这样,前些年冰箱的成交纪录却并不是很理想。如1996年,一件清晚时期的楠木面冰箱,在拍卖会上仅以8800元成交,人们好像对这种老家具兴趣不大。但是就在2001年,一件清朝乾隆皇帝时的“掐丝珐琅福寿双全大冰箱”在激烈的竞拍之后,最终以81.5万元港币(大致相当于78.2万元人民币)成交。
“冰镇酸梅汤”也跟冰箱有关
自从有了“冰箱”,人们就开始想,是不是能开发出一些了喝一些新品种的冷饮呢?据《天津青年报》报道,天津人有爱吃冰核儿的习惯,和冰箱有很大关系。
吃冰核儿其实就是民间一种直接吃冰的说法。当时所用的冰块儿大多为头年冬天窖户窖藏的,伏天时取出,用刨子刨出冰屑,拌以白糖和香料供人食用。
那时,冷饮花样繁多,以“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天津卖冰的人以铜盏相碰的声音,招徕顾客。清代诗人王渔洋曾吟诗赞道:“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