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引起世界各国媒体广泛关注
在《科学》上发表的论文都是经过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审稿后择优录用的,每年,大约有六七千份论文稿件投到《科学》周刊编辑部,但只有10%左右稿件会最终能被录用,使投稿论文被《科学》录用的关键,是该论文必须对科学进步有大范围的贡献。
《科学》杂志论文评审专家在阅读了刘树生等投寄的论文后,对其做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一研究综合应用生态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方法,将广泛系统的野外调查、巧妙的实验种群试验和独特且详细的行为观察有机地结合应用,而且研究在位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两个地理区同时进行,设计之巧妙,数据之系统和完整,在入侵生物学研究领域实属罕见,所做的结论令人信服。他们指出,该研究是入侵生物学领域的开拓性工作,将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昆虫学、农学、动物行为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也会从中得到启迪。
美国、英国、德国等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得知《科学》杂志将于今天发表刘树生等的论文后,这几天纷纷发邮件、打电话采访刘树生。该杂志编辑部还对刘树生进行了电话专访,采访的电话录音在该杂志多媒体中心主页上登载,并且还刊发了刘树生教授和学生在田间采样调查的照片。一般《科学》杂志每一期只对其中一篇论文作如此重点宣传。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刘树生按约定接受了英国BBC的采访。
刘树生教授等完成的B型烟粉虱与所传病毒之间存在互惠共生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今年1月31日在国际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网络版上发表后,也引起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科学促进会《全球科学新闻网》在“重点新闻”栏目宣布:中国科学家发现生物入侵新机制。美国纽约报纸《科学现场》在报道中称:这是国际科学界首次发现一种入侵昆虫与其所传播的病毒之间存在这种互利共生关系。
“超级害虫”可以合理防治
为了对付B型烟粉虱的蔓延,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动足了脑子。“超级害虫”虽然厉害,但科学家还是找到了对付它们的武器。澳大利亚科学家、CSIRO昆虫研究所的P.J.DeBarro教授近年来采用寄生蜂的办法对付B型烟粉虱,他们引进B型烟粉虱的天敌——蚜小蜂,这种蜂把卵产在烟粉虱里面,从而抑制了B烟粉虱的繁殖,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刘树生说,他们准备在进行生态评估后考虑引进蚜小蜂防治B型烟粉虱的入侵。
我省最早于2002年在包心菜上发现B型烟粉虱入侵, 2006年发现由烟粉虱传播的多种双生病毒入侵我省。B型烟粉虱入侵以来,陆续在我省东部地区蔬菜、棉花等作物上暴发成灾,并迅速将本地危害性不大的土著烟粉虱灭绝并予以取代。
依据B型烟粉虱的入侵危害规律,课题组针对番茄等作物,提出了“清洁田园预备无病虫苗床、防虫网培育无虫苗、悬挂黄色胶板粘杀成虫、适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杀灭害虫”的综合防控技术,并在温州市郊区、苍南、瑞安等地示范推广,实践证明安全高效、经济可行,不仅减少使用化学农药70%,而且可有效防治烟粉虱及其所传病毒对番茄的危害。
去年种植秋冬番茄时,苍南县灵溪镇南萍村部分种植户在温州市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采用了这一综合防控技术,约10天才施药一次,番茄依然获得丰收,亩产达6000-8000公斤;而盲目依赖化学防治的,2-3天施药一次,仍减产5-6成以上,部分地块绝收。温州市郊区今年7-8月份育苗、9月上中旬移栽的秋冬番茄,凡是采用了综合防控技术的,目前发病率在3%以下,而盲目依赖化学防治的,发病率已达60-100%,面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刘树生说,B型烟粉虱对一块作物危害越早,损失越大,因此必须在育苗时就开始防治,把苗床里的植物都清理干净,把苗床用防虫网隔离十来天,B型烟粉虱没食物吃就会死掉。
现在,刘树生等课题组成员又开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加剧生物入侵的过程和生理机制》的研究,以寻求更好的防治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