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的桦桦日常生活要靠70岁母亲照顾。 张亚文 摄
浙江在线11月09日讯
还记得10月上旬在上海举行的2007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吗?还记得胡锦涛主席在曲阳社区“阳光之家”看望智障人士的情景吗?
杭州市有3万余名智障者,只有近1000人进入智障服务机构,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训练。大多数智障者只能呆在家里,生活质量很不如人意……
三里亭小区70岁的吴妈妈担忧:如果我走了,43岁的智障儿子桦桦怎么生活?
家有智障儿日子有多苦
智障者,即智力残疾人,港台等地称“智障人士”。智障者是一个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群体——他们不懂什么叫财产,没有权益意识,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女性智障者被强暴后怀孕的事例时有发生。
智障者家庭大都比较贫困。因为智障者就业能力比其他类型的残疾人弱,自己很难获得经济收入,终身靠父母抚养;照顾智残人还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又影响了其父母的就业能力。有些智残人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疗,花掉了大量积蓄,有的家庭因此陷于贫困。
智障者家庭还面临着一个常人难以想到的困难:父母一旦离世,他们的权益由谁来监护?他们的生活由谁来照顾?如果他们的父母没有留下什么钱财,他们靠什么生活?这是令绝大多数智障者家庭感到十分沉重、甚至是绝望的困境。
杭州三里亭小区70岁的吴妈妈,3个孩子中有2个是智障者。桦桦(化名)是她的大儿子,43岁。桦桦出生不久发高烧、抽筋。后来发现他耳聋了,经过针灸治疗有点好转,但大脑受到影响,10岁才开口叫妈妈。桦桦9岁时,他的病医治无望了。为孩子将来着想两口子又生了第2胎,没想到是双胞胎,一男一女,不幸的是女孩也是智障。1991年老伴因病去世,吴妈妈吃尽千辛万苦,独自把3个孩子带大。后来女儿嫁了一名在杭州打工的外地人,但很多事情还是要吴妈妈跑去照顾。本来还指望小儿子以后可以照顾兄妹,可是,小儿子从小与哥哥、妹妹不亲近;长大后要找对象,女孩子知道他家里情况以后,就不愿跟他谈下去了。他对家里有怨气,现在很少回家。这下,吴妈妈绝望了:以后如果她病倒了,谁来管大儿子?自己不在了,桦桦怎么办?
从一家出版单位退休的一对夫妇,已有80多岁,他们唯一的女儿是智障者,已有三十岁。为了女儿将来有个归宿,近十多年来,他们夫妇俩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多次到外地农村为女儿物色丈夫,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最后,他们为女儿领养了一个婴儿,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照管智障妈妈。现在,这对老年夫妻不但要照看这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还要教会女儿如何带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更让人担心的是,他们都年迈体弱,万一他们离世时孩子还未抚养成人,智障母亲和这个孩子又将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