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冯骥才 王颖 摄
农民找到自豪感
我觉得浙江开展“种文化”活动非常好。
说到农村里“种文化”,我觉得要有三个因素。
一是要因地制宜。得当地有一些文化由头、文化因子,才容易培养,无根的东西是很难种下去的。比如有一帮人喜欢画画,可以办一个画展,请一些画家过去和农民朋友交流交流。有一支现成的吹奏乐队,可以经常在村子里开展一些小型的表演活动,带动其他村民一起来学乐器。
二是要勤浇灌。把种子种下去,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好好地施肥、浇水、培育,才能让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种文化”这个概念很好,但不能把这个概念只搞成一场活动,当时轰轰烈烈了一阵子,过后就没有音信,没人管了。活动要持续下去,才会出成果。
三是要培养当地的主力。“种文化”的主力应该是当地村民,要发现当地的人才、骨干,让他们自己发挥作用,外面来的专家学者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要让“种文化”本身具有生命力,不能总是像输液一样,靠外界去扶植。
把这三方面做到位了,才能真正把文化种活。
另外,我认为文化包括文艺,但不等同于文艺。文明的风气、民俗生活、节日节庆、餐饮习惯等都是组成文化的元素。
当地的传统民间文化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自己创造的,是源头、根基。从精神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民族感情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的直接表现,是一种生活文化,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它又是集体性的文化,一个地域共性的文化。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在人类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文化不会顺着走,相反会反过来走向本土化,向着本土化发展。就是说: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是全球本土化。日本、法国早就这样做了,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了较好的抢救和保护,避免了许多人类文明不应有的损失。欧洲不少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遗产日”,让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越是发达的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越好。
我想,“种文化”的过程就是要帮助农民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让他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自豪感。生活在城市里的学者、文人,可以帮农民出点主意,让他们的文化被更多人所知道,所熟悉。比如现在原生态歌曲很流行,就是音乐人下乡发现了好民歌,把它推荐出来,重新加以包装,在公众中间得以流行。当然,也有一些文化,它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消失了,没办法继续存在,那至少应该记录下这些文化,放在博物馆里,让后人知道我们曾经拥有过这些东西,以后做研究时可以有地方查找,不至于在我们手里让文化出现断层。
媒体能主动介入到“种文化”的活动中,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媒体有它独有的优势。比如,广泛的影响力,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重视这件事,也可以利用它手中的资源,呼吁和引导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帮助农民更好地把文化种活、种大。
张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