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至10年将有部分家族企业在交接班中消亡
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
一本工商管理课本里,这样定义中国的家族企业:商人们一般都要把自己所经营的商号传给自己的子女、亲属。子女、亲属们在得到祖传产业后要分家析产,但又不愿意歇业,于是便共同继承、共同经营先辈所经营的商业企业,共享盈利,共负亏损,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家庭营业集团或家族企业。
这类企业演变至今,在中国企业中已经占到了相当比例: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中,70%以上是以家族式企业的形式存在;同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凌在对浙江8个县市企业调研时发现,312家企业中,2/3以上都是家族企业。“这些企业今后的发展,相当程度上关系到浙江民营经济的未来。”城市学院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陆庄说。
11月7日-10日,在杭州和慈溪两地召开了第三届创业与家族企业国际研讨会,虽然会议并不是第一次召开,往届的会议也均以理论研讨为主,但今年却引起了不同于往年的关注。“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从未像今年这样突出地表现出来,很多家族企业的企业主迫切想得到企业如何传承的对策。”担任大会主持的王陆庄对此非常有感触。
据浙商研究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基于企业家生命周期理论,未来10至20年将是中国民间财富从第一代创业者转向第二代继任者的高峰期,有80%的浙商家族企业目前面临交接危机。方太集团主席茅理翔更是进一步断言:“在未来5至10年,将有一部分家族企业在交接班中消亡……”。
浙商首次遇到传承问题
据了解,目前浙江许多民营企业大多起源于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一个个小作坊变成了今天资产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企业,而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也开始步入老年,企业的传承问题第一次摆在了这些创业成功人士的面前。
“温州银监分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光温州一地的民间资本约为1500亿元人民币,这‘1000多亿元的民间社会资本、100亿元左右的银行间歇资金和14.4亿美元的个人外币储蓄’将要在代际间转移是前所未有的。”陈凌教授直接摆出了数据。
除了研究学者,企业主本身也急切地要把问题亮出来,“企业经营重要,接班也很重要。”茅理翔的话道出了众多企业家的心声。一对参加今年研讨会的企业家夫妇就给王陆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当地算得上是拉链大王,企业办得有声有色。不过这次一来就拉着我问有没有好的企业传承对策,尤其是对接班人的教育上。他们打了个比方,以前自己创业用的是两个手指打算盘,孩子从国外回来用的是十个手指打电脑,两代人的思想、处事差距比较大。对孩子接班,一来希望他有进取心,同时又怕他太急进,所以非常关注其他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的案例。”
企业主:传财产还是传企业
对绝大多数资产上千万的企业主来说,把自己拥有的财产传下去并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接班人如何把企业承接下去,继续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管理继承还是财富继承。
在一次女企业家研究会上,关于家族继承的问题,有人就表示:子女能干的,就让他们当董事长兼总经理,差一点的就做董事,实在不行的就当股东。不难看出,在这些人内心深处,企业是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他们都希望把自己的企业传下去,而且最理想的接班对象是自己的子女。
“我们曾做过小范围的样本调查,差不多79%的企业主意愿是‘子承父业’。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在华人社会里,家庭才是社会的单元,传统的‘子承父业’观念是根深蒂固。对绝大多数企业上规模的企业主来说,很少愿意主动关闭企业去安度晚年的,除非是自己孩子不愿意接或者实在没能力接的。”王陆庄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