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问题困扰传承人机制
如果没有那些老艺人、老工匠、老师傅,就不可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如果不对传承人进行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只能是句空话。
吴露生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传承人保护机制还面临三大问题的困扰,而这也正是传承人机制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第一,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后继乏人。吴露生说:"我接触过很多传承人,他们并不在意政府给自己多少补贴,而是在意自己的技艺由谁来接。"可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年轻人都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失去兴趣,不愿学习和继承这些老技艺。
为说明问题,他还特别举了个例子:乐清的细纹刻纸,是在一寸见方的纸面上刻细纹线条。老艺人陈朝芬精上求精,细上加细,能够刻出52根,创造了"细"的最高纪录。刻制纹样时,依凭竹刀划了经纬格子线,老艺人们能在小方框内随心所欲地刻剪出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这项技艺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可又有哪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可以静下心来学这项技艺呢?不是没这个耐心,就是觉得这样做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吴露生说:"类似的还有海宁的硖石灯彩、皮影戏等,我知道浙江有10多个地方的民间技艺处于濒危状态,大部分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后继乏人。"
第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缺少一个好的文化生态环境。谈到这点时,吴露生还讲了他去衢州进行民间艺术普查时遇到的一件事。
衢州江山二十八都民歌,是浙中的民间山野小调,后来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的文化馆长、镇长陪吴露生一起,去拜访一位会唱江山二十八都民歌的老大爷。走到院子里,镇长就说:"大伯,我们来听你唱歌了。"没想到,当即就遭到了老大爷的拒绝,"山歌要到山里唱的,我在屋子里唱得出来的啊?"
也许,老大爷指的,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环境,而是指一种文化氛围。后来,镇长出了个主意,因为老大爷平时喜欢喝酒,而且喝了酒就爱唱山歌。于是,他们为老大爷买了瓶酒来,老大爷一口气就喝了三分之一,然后一路小跑到一个有点坡度的山上,唱开了。一首接一首的山歌,引来了无数村民围观,不一会儿就有年轻人开始跟他对歌,后来又有位老大妈也跟他对歌,结果老大爷就越唱越有劲。也许,除了这座山,山下的氛围才是老大爷真正需要的。
吴露生说:"建立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要给钱,还要给好的氛围。大熊猫只有在有竹子有水的地方才能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样。要引导大家形成比较好的乡土文化氛围,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传承下去。否则就算有人肯学,也只是摆在自己脑子里,摆在堂屋里,不可能有再传承下去的可能。这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触觉和感悟。"
第三,明确传承人的身份定义。《条例》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制作技艺的表现形态;在一定区域内公认有代表性或有较大影响性;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就这个规定,在业界曾引起过争议。有人提出,群艺馆、文化馆的有些干部,实际上也是传承人,因为他们掌握技艺,并且积极培养后继人才,而且在当地也有一定影响。可吴露生却坚决反对。
他认为,大部分民间老艺人社会活动能力、公认度相对较低,但正宗的传统技艺却是从他们那里开始的。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正因为这些特殊性,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显珍贵。但文化馆和群艺馆的人大部分是二传手,是采风时感受到的,不正宗。吴露生说:"传承人是个特定的群体,我们不要把这个特定的群体从传统文化中剥离开去,不要使传统文化垄断化、凝固化。"
据了解,2007年5月浙江申报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单里,凡是担任公职的、在事业单位里有职务的,全部都没有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