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林学院,他是公认的认识农民最多的教授;在龙泉市,他是农民最欢迎的干部之一;近几年,他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农村度过
在丽水山区竹乡,金爱武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但人们却很难说清楚他的身份:作为浙江林学院的老师,他每年在校外上课时间是校内的两倍,校外自称是他“学生”的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基本上都是农民;说他是农民的老师,但是很多农民却自称是他的“老师”;他是龙泉市市长助理,可他一有空就要往村里跑。
农民从四面八方跑来听他讲课,四面八方的村子都有人赶来请他去讲课
“金教授是我们农民的‘金元宝’!”记者在龙泉及其附近山区竹乡采访时,随处可以听到这样的感叹。
龙泉市八都镇供际村80岁的吴盛汉老人说,种了一辈子的毛竹,从金教授这里第一次听说要给毛竹施肥。在吴老汉看来,毛竹一直都是自生自灭的,而且以往每亩毛竹也就两三百块钱的收入,赚钱还要靠其他的东西。
5年前,作为和龙泉市政府科技合作的专家,金爱武来到龙泉最大的毛竹产区八都镇,逢人就说要给毛竹施肥的道理:在村民大会上说,在竹林里看到农民在砍毛竹时说,挨家挨户跟乡亲们拉家常也说。吴盛汉觉得这人看上去挺真诚,将信将疑地把30亩毛竹林交给了他。
那时候,只要金爱武到村里,就拉着吴盛汉往山上跑。一个白面书生、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干起活来跟农民却没什么两样,挥起锄头,认认真真地除草、挖沟、施肥。
第二年,毛竹果然长得粗壮多了,冬笋、春笋量多,个也大了不少。以前,冬笋要冬天才有,现在,九月份就可以吃到新鲜的冬笋了,最高时一斤卖到70多块钱。今年,吴盛汉30亩竹林已经赚了近3万块钱。
从此,金爱武声名远扬,农民从四面八方跑来听他讲课,四面八方的村子都有人赶过来请他去讲课。有的农民甚至金爱武讲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今年5月7日,金爱武给上垟镇双际村的村民们讲课,双际村共600多人,当天有200多人自带小板凳到村礼堂来听课。这堂课从上午10点多上到中午12点半。
村民们听得不过瘾,提出要金教授亲自到山上示范一下。金爱武二话不说,带着一支2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山上的竹林开去。等到下山时,已经快两点了。金爱武匆匆扒了几口饭,又赶到另外一个村子去讲课。
很多农民却自称是他的“老师”,因为他经常向农民请教诸如怎样挖笋之类的问题
刚从学校的实验室里走出来时,金教授按照自己得出的研究成果,自信地跟老农们说着自己挖笋的“经验”,老农一言不发。到了竹林,老农扔给他一把锄头:你挖吧,挖到多少全部算你的。金爱武握着锄头,环顾四周,一阵茫然:按照理论研究,竹鞭的第25节到30节之间是出笋最多的,可是怎么找到藏在地底下的竹鞭呢?竹林里到处是竹子,怎么判断竹鞭是从哪根竹子长出来的呢?
有了这次教训,每到一个村子,金爱武就要找当地最有经验的老农,跟着上山挖笋,毕恭毕敬做起了“小学生”。
“只有当好老百姓的学生,我们才能够当好教授。我们学林业的,直接跟老百姓相关,学问管不管用,要看地里长出什么东西。有句话说得很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金爱武认真地说道,要研究“对农民有用的技术”,就要先向农民学习。
如今,金爱武挖笋的功夫已经超过了别人,他还总结出5句挖笋的“口诀”,村民们照着口诀挖,一挖一个准。
虽然是市长助理,但农民说他这人没什么架子,一天到晚笑呵呵,农活也干得好,跟我们没什么两样嘛!
今年4月,金爱武开始挂职担任龙泉市市长助理,可是农民都不把这个“市长助理”当回事:“这人没什么架子,一天到晚笑呵呵。农活也干得很好,跟我们没什么两样嘛!”
在浙江林学院,他被公认是学校里认识农民最多的教授;在市政府,他也是农民最欢迎的干部之一。近几年,他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农村度过。
司机李华锋说,几乎每天都要跟着金爱武往村里跑,龙泉生产毛竹最多的几十个村,每一条小路他都开得驾轻就熟。
八都镇林业站站长吴孝元说,有时候一个月能见到他10几次,他好像就不用回家似的。
有人算了一笔账:金爱武在18个县市组织建立竹产业示范基地789个、面积超过10万亩,推广面积90多万亩,近3年在项目实施县市累积新增产值13.49亿元。
农民利用金爱武研究出来的技术致了富,可是长在山上的竹子、竹笋还得靠农民肩挑手提。金爱武到处“化缘”,给一些竹乡修林间道、建笋竹合作社。八都镇副镇长徐宗南说,光是几条林间路,每根竹子就可以让农民多赚5毛钱。
一天到晚为农民忙碌,图个啥?他笑着说:“每次到村里,农民争先恐后请我喝茶,给我车里塞新鲜的竹笋,我就觉得做这些事情特别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