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委书记诸葛慧艳说,从干事业到干成事业,思路决定出路。对一个欠发达地区而言,创业创新关键是完善政策,优化环境。为此,龙游县在主攻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寻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模式。
在全省率先创新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制度,守住环保这条红线。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行“五步工作法”:所有引进的项目都要按照签约承诺、落地投产、履约评估、政策兑现、项目清理的顺序实行全程、全面管理,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只有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才能抓住更多的机遇,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诸葛慧艳认为,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系列产业相应活跃,老百姓的创业热情随之高涨。
在庙下乡晓溪村,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竹海和层叠的梯田,一座座农家小院坐落于青山碧水之间。“现在我们的日子可好过了。喏,你们看,这是我家开设的‘竹园农家’,每天客人不断。以前只是种毛竹,现在做起‘农家乐’,今年已经赚了20多万元了。”50多岁的农妇童翠琴乐呵呵地说。晓溪村像这样的“农家乐”还有8家,近两年来累计接待了6万人次,去年还申报了“农村登山活动基地”。
创业有着丰富的形式,惠民是最终的目的。在浙江中部的金华市,一批出自纺织印染行业的15位下岗女工自发组建了“企业保姆队”,在服装、小商品加工等行业从事装配、包装等工程,保姆队的李大姐高兴地说:“以前家里生活困难,现在每月能给家里贴补几百元,一技之长派上了用场。”在太湖之滨的长兴县和平镇回车岭村采访时,记者遇到了正在此蹲点调研的长兴县委书记刘国富。见面第一句话,他就说:“昨天晚上刚走访了5户农家,我现在一直考虑的就是如何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让他们通过创业富裕起来。”在刘国富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和其他干部为引导农民创业想出的点子:发展家庭工业、发展茶叶种植……
“不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就不可能真正富裕农民。”刘国富告诉记者,县里为此提出三句话:百姓创家业,企业创实业,干部创事业。这三句话正在成为长兴干部群众的共识。
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把改革开放和创业创新的成果转化为人民的福祉。
采访中,常有市民问起记者:“你看了幸福城市的评选吗?我们的城市当选了!”在刚刚评选出的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和台州均榜上有名。颁奖仪式上,为宁波市长颁奖的安徽籍环卫工人徐辉告诉记者:“来到宁波7年了,我一直从事环卫工作,在我负责的路段,市民很配合我的工作,上下班的时候他们总会主动跟我打招呼,虽然是外来务工人员,但我现在不仅收入稳定,单位也给我上了5种保险,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感到很幸福!”
新出台的《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不用缴费就可享受工伤、大病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五类保险,28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险体系。此外,宁波还将继续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的规范化和就业服务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稳定性,使他们和市民一样拥有平等的权益。
在杭州,以解决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办事难等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行动正在展开。市委书记王国平说:“生活品质表示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提高生活品质,既是杭州每个市民的愿望,又是杭州这座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
记者从浙江省财政厅了解到,与去年相比,浙江省今年继续确保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体系。
浙江省推进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落实好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求。目前,浙江省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平均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目前的3.26%是历年来最低;全省已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2万多户,有4万多户农村低保家庭得到就业援助;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1180元;逐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年增幅约15%……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省增创新优势、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把富民为民作为创业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如今的浙江正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努力谱写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