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制造为“嫦娥奔月”做贡献
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18时50分许,卫星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开始吸收太阳能为卫星供电;19时09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当你通过电视看到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你可能不知道,“嫦娥一号”上用于太阳能帆板的太阳能电池硅片材料,就是由万向下属的万向硅峰电子股份公司生产的。
“以太阳能电池硅片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太阳能帆板,其主要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站。”万向集团相关负责人这样打比方。当卫星正常入轨之后,太阳能帆板就展开为卫星提供充电和供电服务,以保证卫星上许多试验仪器装置有持续的电力能源供应。
如果说万向提供的是供电服务,那么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就是“神经系统”。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华斌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遍布‘嫦娥’全身,是为箭船传输信号的神经枢纽。在历次载人工程和登月工程中,公司每次均要提供近百个品种、近千套(只)优质的电连接器产品”。他解释说,电连接器在“神舟”飞船、“嫦娥”飞船和“神箭”火箭上,起着如人体神经细胞的作用,是载人工程和登月工程中的关键部位。
还有浙企德力西。2005年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向某公司订购了一批防爆起重机。在生产过程中,该公司向德力西防爆电器有限公司订购了10台BDMX—T防爆配电箱,用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还有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嫦娥一号”飞船内长征火箭的卫星天线接收器及地面接收系统的表面涂装,均由该公司提供的设备完成。发射前,明泉公司还专门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前往火箭基地,对所供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而此前,该公司已连续为“神舟三号”至“神舟六号”火箭卫星天线提供了涂装设施。
……
在中国首次探月工程中,浙江制造正成为工程建设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机会面前,浙企实力说话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马斌在《第一时间》节目中,评论到“嫦娥一号探月”有关的经济话题时,曾经这样感叹:“‘嫦娥’探月不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民科普课,更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据有关部门估算,月球探测每投入1美元,产出就能达4到5美元。如果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将有望参与到我国航天工程的话,那么在这些机会面前,我省企业显示出的就不仅仅是善于发现机会的敏锐嗅觉,更是其能够把握机会的雄厚实力。
“嫦娥一号”地面应用系统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他们的很多项目都是通过向社会招标来完成的,“比如网络系统的硬件和技术软件等,我们对这块的需求很大,要达到我们的项目要求,没有创新是不行的”。这也就意味着,浙江制造企业的实力,是由众多创新凝结而成。
“‘嫦娥一号’飞船对用在上面的零部件、器件的技术先进水平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浙江企业的产品能够被采用,反映出我们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反映出我们本土企业有一种更为开放的意识,更加积极地介入航空航天领域的态度。”杭州市科技局局长楼健人这样评价。
据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像万向太阳能这样的产品,已经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的大环境里,杭州以及浙江的企业,正在沿着创新的足迹,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