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3日讯
初冬的清晨,满天彩霞为大山涂上薄薄的胭脂。缙云县大源镇郑坑村农民柯有富踩着三轮摩托车,小心翼翼地驶在山间的机耕路上,一个个山头被抛在他的身后。三轮车上运载着自备“嫁妆”——棉被、衣服、煤气灶等,直奔“出嫁”地仙居县横溪镇。大地一片金光,柯有富黝黑的脸上挂满了微笑。
在缙云县和仙居县交界处有一个小小的村庄——缙云县大源镇郑坑村,村子四周到处是绵延起伏、高耸入云的群山。村里的一栋栋小矮房隐没在绿树丛中。一条小溪,流经成行的树荫,滋润着村中的土地。
郑坑村共有153户,628人。4年前全村不通机耕路(现机耕路只能通往仙居县),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山路,至今还要靠双脚走,村民生活贫困,年复一年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2002年,省委提出欠发达山区奔小康工程,郑坑村的村民再也坐不住了。
老支部书记柯岩笋主动让位,组织十几位老人几次到温州,找到村中外出创业的能人柯良新,要求他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奔小康。60岁的柯良新终于被感动了,把生意交给儿子,赶回家担任无报酬无权力的村干部。
柯良新上任后立即筹措300多万元资金,历时一年时间打通宽4米、长1公里的郑安隧道,修建7公里的盘山公路,告别了郑坑村不通机耕路的历史。
路修通了,村民看到了自然资源化为经济资源的希望。但严峻的事实又摆在村民面前,机耕路修通了,路面硬化、架设有线电视、电信扩容等还要投资,村集体收入困难得不到改观……大部分青壮年不愿回到郑坑村生活,村民们不断向四面八方迁移,全村200多间房屋一半以上墙断壁歪,有的家里还长出了杂草青藤,一派衰败的景象。
怎么办?必须走下山移民,整体搬迁的路子!2003年寒冬,郑坑村全体村民的想法越来越强烈:集体“出嫁”到仙居。
郑坑村历史上曾一度属台州市仙居县管辖,故全村90%以上人通仙居方言,与仙居周边乡镇通婚状况普遍,生活习俗相近。2004年春,柯良新按照村民的意愿,赶到相近的仙居县横溪镇,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到横溪镇落户。
郑坑村主动要跨地区下山致富奔小康,据省农办相关领导介绍,这在全省是第一例,在全国也非常罕见,引起了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高度重视,2004年省农办相关领导多次赶到郑坑村调研。
为做好下山移民安置工作,在省、市、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围绕“搬得出、住得稳、富得起”这一目标,仙居县横溪镇指定一名班子成员专职管理,成立了下山致富办公室,组成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并采取“三最”制度:把最优惠的地价出让给郑坑村移民、落实最优惠的扶持政策和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为解决郑坑村村民“出嫁”的实际困难,省里专门为此下拨了“嫁妆”:为每位移民安排了3000元安置费,另拨了一笔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横溪镇以每亩3.8万元价格征用土地60亩,按原价转让给郑坑村,安置房屋367间,每户都分配两间以上,还安排了5间办公楼,8间活动室,并将村名改为柯家村。安置点就在集镇区,人口密集,村民看病、孩子们上学都很方便,闲置劳动力就业也有着落,这一切都乐坏了郑坑村民。
横溪镇是台州西部经济、贸易、文化中心,2001年被列入浙江省、台州市首批中心镇之一。两年前就来到这里盖房、甚至生活的部分郑坑村村民借助当地有利的经济环境,或办厂,或做生意,劲头十足。如今村里有30多户人家开上了小车,有一户甚至开上了奔驰小轿车。
目前,柯家村移民房全部结顶,有一部分村民已搬进了新居,村民非常满意。由于这几年房价上扬,郑坑村每户人家盖起的移民房现在价值都在50万元以上,日子过得喜滋滋的。村党支部书记柯良新激动地说:“横溪镇干部群众待我们如同自家人一样,我们真是‘嫁’对了。”
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新农村画卷扑面而来,郑坑人终于实现了全村人共同奔小康的愿望。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洒满大地。把自备的“嫁妆”搬好,劳累了一天的柯有富拿起他心爱的二胡,奏出欢快的乐曲,奏出住进移民新村欢乐的心情。
短评:
偏远山区奔小康的范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郑坑村跨地区下山移民致富,是我市许多高山村庄中整体搬迁的成功范例,它的成功“出嫁”,为许多偏远山区致富奔小康走出了另一条成功之路。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作为城乡之间重要节点的小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它的发展有效缩小了城乡差别。小城镇是城乡之间各种资源、资金流动的“中转站”,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大舞台,同时也是农村人才、资金等种种要素的集散地。郑坑村如果继续蜗居在高山深处,那么要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致富奔小康,限于条件,不知要到何年何月。现今跳出原来的框框,跨地区下山移民,借助小集镇已有的基础设施,和下山村民的勤劳,短短两年就有部分村民实现了致富,充分说明偏远山村只有逐步地往城镇发展、迁移,才能彻底改变落后的面貌。郑坑村集体“出嫁”,标志着我省跨地区高山移民下山致富奔小康有了零的突破,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有了一种新的模式,为我市我省乃至全国都提供了可借鉴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