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4日讯
浙江永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的一位韩国专家,在短期内协助企业攻克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中东黑”特黑布着色色差技术难题,从而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人才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撬动作用如何?民营企业如何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近日,全省140余位市、县“人事首脑”在对温州、台州、宁波、绍兴和杭州等地知名民营企业边走、边看、边听后,在绍兴县召开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现场会。据悉,这也是我省首次以现场会的形式探讨人才对于民企发展的推动作用。绍兴县千方百计引进“国外智力”的经验引起关注。
民营企业对于人才的渴求是伴随着企业成长而日益增强的。以绍兴县为例,绍兴县的民营企业多是从乡镇企业发展而来,民营企业家80%以上是农民出身,文化素质低、专业底子薄,是典型的“草根越商”。但创业初期的经历和教训,让他们一开始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早期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利用临近上海的便利,从上海一些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挖”退休工人、聘“星期天工程师”、请国有企业技术人员业余兼职来解决技术难题。1992年,位于杨汛桥镇的宝业集团曾有面向全国吸纳800名英才的创举,拉开了绍兴县民营企业引才的序幕。一流的设备却生产出并不相称的产品质量,也让绍兴县的民营企业家真正认识到人才的关键作用。
从“外智设摊、企业下单”地“选购”人才,到赴专业院校和海外“团购”人才……绍兴县创新平台,为民营企业引进关键性的“国外智力”,在全省首次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现场会上得到极大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6月,共有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名“外智”在绍兴县的民营企业从事技术服务、产品研发和企业管理等工作。而这些“外智”的引入,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聘请的韩国专家梁甲锡,成功研发了“EPTA残渣回收技术”,将EPTA生产线上每天过滤出的30多吨废料,通过加工提纯全部回收,仅此一项就帮助企业提高产值近亿元。
浙江省人事厅副厅长袁中伟说,这是全省首次召开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现场会。浙江民营经济能够如此快速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和民营企业自身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引进力度。袁中伟认为,高技能人才为民营企业提升产品档次、突破技术瓶颈提供了智力保障,但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是目前民企“转型”过程中必须直面的瓶颈问题,民营企业要获得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想方设法构建民营企业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