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保障机制 形成良性互动
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联行业多。只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才能多方形成良性互动,形成创建合力,推动创建工作。
10月7日至8日,受今年第16号台风“罗莎”的影响,我市各地遭到了狂风暴雨的“突然袭击”。由于强降雨天气影响,我市吴兴区东林镇青联村、保卫村、星火村、东华村的养鸡大棚内出现内涝,并造成7万多只鸡的死亡,突发事件,情况紧急。
村里的食品安全信息监督员,在第一时间向镇里汇报了这一情况,“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领导小组获悉后,应急体系立即启动,“我们紧急抽调镇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生产自救,组织大批水泵进行排水,另一方面镇里食品安全监管站立即发出对死鸡进行打捞并装车到指定埋葬点进行消毒处理的要求。”小组成员小马告诉记者。
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领导小组成员的工商部门在第一时间,做好流通领域的监控排查工作,防止死鸡流入市场;卫生防保部门则立即抓好群众卫生习惯,彻底消除污染源,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毕竟由于死鸡经过一天一夜的浸泡,已经腐烂发臭,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如任其发展必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化解了危机。
“这反映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在我市已经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是有成效的。”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食品处孙瓦克处长说,“这得益于我们建立一种科学的运作保障机制,使得危机能在第一时间内被发现,然后通过集合各方合力,得以排除危机,充分发挥了基层对创建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的创建。”
今年以来,由于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公共安全高度重视,在今年7月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市区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在我市各乡镇在建立“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中心”的基础上,下设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站”,并规定:在工作职责上,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站在行政上由属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执法上由上级主管部门归口负责,协助农业、质监、工商、卫生、贸粮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对乡镇食品安全进行管理,做到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整治,促进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在人员落实上,站长原则上由在编行政或事业人员担任,每站原则上配备2人以上。人员来源原则上从乡镇行政和事业干部中内部调剂解决,不足部分面向社会招聘。在经费保障上,工作站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行政或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按原渠道执行,办公经费及装备费用等由乡镇负责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站实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统一领导、明确职责、集中管理,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规范监管。目前,吴兴、南浔两区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建设已经挂牌运行。
这一做法,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夯实了建设乡镇设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