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8日讯
在建筑学上,保国寺的地位不亚于北京故宫。前天,同济大学汤众教授仰望着这座千年古刹,感慨颇多。
从半年前开始,汤众教授带领着一个团队,进驻保国寺,在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木构大殿内安下了监测器和探头。他希望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的观测,能更多地了解这座千年古刹,让这一珍贵建筑能延年益寿。
昨天,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孟建耀则表示,保国寺有着很多难解之谜,比如大殿内鸟不栖、鼠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他们也希望运用高科技能破解这一个个谜团。
保国寺的建筑地位不亚于故宫
位于宁波江北区洪塘镇北的保国寺,始建于东汉,845年寺废,880年重建,最初由山门、天王殿等建筑组成,现存大雄宝殿重建于1013年,是保存至今我国南方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第一批国家级文保单位,特别是它的大殿,所采用的木构技术,是11世纪最先进代表。
汤众介绍说,我国的木结构建筑不同于西方的石结构建筑,寿命较短。特别是江南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是保存木结构建筑的大忌。“根据我们的检测,保国寺的木结构建筑含水量都超过70%,木结构建筑在如此高湿度的环境下已经生存近千年,实属不易。”
“除了潮湿的环境,木结构建筑易遭火灾,同时由于历经朝代更替,很多难逃劫难。”汤众说,保国寺大殿能历经千年风雨,经受台风袭击、地震考验以及历次战火,迄今岿然不动,绝对是个奇迹。
为了能让保国寺延年益寿,今年初,汤众与博士生们一起,接受了保国寺大殿的科技保护项目,对此,他表示非常开心。他说:“在中国建筑史上,保国寺的地位和价值不亚于故宫。”
最小的仪器好比一张纸
从今年4月开始,汤众等人先将大殿分为“九宫格”,在大殿上下前后都安插了监测器和探头,这些仪器都很隐蔽地装在各个角落,外型如同“小石柱”,更小的仪器就好似一张纸贴在梁上。监测器每天工作24小时,将收集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上。计算机将对一系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一有异常就会报警。
“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外力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建筑已经或即将遇到危险。”汤众表示,此项技术运用在国内的古建筑保护上尚属首次,此前,敦煌利用部分仪器测试过数据,但并没有对此进行分析,“甚至国外的技术也没有这么完整,因为国外的古建筑都是用石头造的。”
前天,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文博处徐建成副处长形容这个项目时,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好比给老人做了个全身CT,查出各种毛病。他介绍说,古建筑也和人一样,平时一定要保养,有毛病了就要去医治,否则积累下来就要动大手术,“这次用科技手段给保国寺来个全面检查,就好比给老人做做全身检查照照CT,没查出什么最好,万一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医治,如果等到大修,这古建筑肯定也吃不消。”
希望能用高科技破解千古之谜
汤众表示,目前他们正在进行第一期研究,主要观测地下水、温湿度、振动、风以及地表沉降等外力,对保国寺造成的结构影响。下一步监测的内容将扩展到保国寺建筑材料——木材本身,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各种技术尽早知道,大殿里的柱子、房顶下的梁,这些木头内心是否发生了虫蛀、霉变,及时采取措施。
孟建耀解释说,以往古建筑尤其是木结构建筑,一块地方蛀了就拆下来,用新木头补上,但长久下来,古建筑也就成了新建筑,保国寺这么做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及时将不良信号消除。
孟建耀还告诉记者,我国的古建筑有很多难解之谜,特别是在抗灾性能上令现代科学家叹为观止,但各种原因猜想,谁也说服不了谁。此外,保国寺大殿有四奇——鸟不栖、鼠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长期以来专家们对此现象众说纷纭。他希望这次可以借助科技力量,对大殿环境、结构和材料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汇总数据,一一给出答案。